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68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其包含有一个底座、一个马达、一根导螺杆、一个滑座、一个扬升座及一根支撑杆。马达通过一个设于底座的减速机连接导螺杆,导螺杆螺接一根传动管,使传动管被导螺杆所驱动而前后位移,滑座设于一个设于底座的滑轨且连接传动管,使滑座能跟着传动管同步动作,扬升座的后端枢设于底座作为支撑,支撑杆以其顶底两端分别枢设于扬升座与滑座,使支撑杆利用滑座的位移而带动扬升座升降,此外,支撑杆具有一个介于90‑180度之间的夹角。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能减少能源损耗及提升运作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
技术介绍
健身车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室内运动器材,其主要是让使用者以双脚踩动踏板,使踏板通过传动机构(如链盘与链条的组合)带动飞轮旋转,然后再搭配阻力轮所提供的阻力来模拟骑乘于上坡的情境。然而在实际操作前述习用健身车时,使用者仅是在原地不断地重复进行相同的踩踏动作,并不会像骑乘一般自行车在上坡时会有倾斜的体感,所以习用健身车容易导致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感到单调乏味,并因此产生降低使用意愿的问题。虽然目前有少部分的健身车会搭载像是扬升马达之类的装置,通过扬升马达来提供调整车身角度的功能,但是现有关于扬升马达的设计过于耗费电力,并不符合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其能有效模拟真实的骑乘感受,并且能达到减少能源损耗及提升运作效能的效果。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包含有一个底座、一个驱动单元及一个扬升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减速机、一个马达、一根导螺杆、一根传动管、一个滑轨及一个滑座,该减速机设于该底座,该马达连接该减速机,该导螺杆的一端连接该减速机,使该导螺杆能被该马达锁驱动而旋转,该传动管螺设于该导螺杆且能受该导螺杆的驱动而沿着该导螺杆的轴向位移,该滑轨设于该底座且沿着该导螺杆的轴向延伸,该滑座可滑移地设于该滑轨且连接该传动管的一端,使该滑座能受该传动管的驱动而沿着该滑轨位移;该扬升单元具有一个用于供车架进行组装固定的扬升座及一个位于该扬升座下方的支撑杆,该扬升座的后端枢设于该底座,该支撑杆具有一个第一斜伸段与一个第二斜伸段,该第一斜伸段的顶端枢设于该扬升座的前端,该第一斜伸段的底端连接于该第二斜伸段的顶端,该第二斜伸段的底端枢设于该滑座,使得该支撑杆通过该滑座的前后位移而带动该扬升座连同固定于该扬升座的一个车架一起升降,此外,该第一斜伸段与该第二斜伸段之间具有一个朝向该扬升座的夹角,该夹角介于90-180度之间。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快速调整该车架的扬升角度,然后利用该支撑杆的特殊角度设计,使该马达并不需要输出太大的功率即能顺利驱动该扬升座连同该车架一起调整扬升角度,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可选地,该扬升座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开槽,该扬升座利用该开槽跟一个车架的底端作固定,使该扬升座能带动该车架一起调整扬升角度。可选地,该扬升座位于该马达的前方且朝远离该马达的方向往上倾斜延伸,如此让该扬升座在调整该车架的扬升角度时能达到省力效果。该底座具有一个容槽,该容槽将该减速机的一部分、该导螺杆、该传动管、该滑轨、该滑座及该支撑杆的第二斜伸段的一部分等收纳在内,使整体结构外观能够达到简洁利落的效果。有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对于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在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专利
中普通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配合健身器材使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配合另一健身器材使用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配合健身器材使用的平面图,主要显示车架在尚未被抬升的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的剖视图;图6类同于图5,主要显示扬升座往上抬升后的状态;图7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车架在被抬升后的状态。符号说明:10、12健身车14车架16阻力轮18车架扬升机构20底座22横杆24底杆26容槽30驱动单元31减速机32马达33导螺杆34传动管35螺帽36滑轨37滑座40扬升单元41扬升座42枢轴43枢轴座44开槽45支撑杆46第一斜伸段47第二斜伸段θ夹角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在此说明,在整篇说明书中,包括以下介绍的实施例以及申请专利范围的权利要求项中,有关方向性的名词皆以附图中的方向为基准。其次,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近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请先参阅图1及图2,在前述两个附图当中所显示的健身车10、12在结构方面的差异在于阻力轮16的位置不同,在图1当中将阻力轮16设置在车架14前方,至于在图2当中则是将阻力轮16设置在车架14后方,由于前述健身车10、12的细部结构及操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且非本案重点,为了节省篇幅,在此容不赘述。请继续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的车架扬升机构18可以配合前述两种不同健身车10、12使用,在结构方面包含有一个底座20、一个驱动单元30,以及一个扬升单元40。底座20具有两根前后平行的横杆22及两根左右平行的底杆24,两根底杆24连接于两根横杆22之间,且两根底杆24之间具有一个容槽26。驱动单元30具有一个减速机31、一个马达32、一根导螺杆33、一根传动管34、一个滑轨36及一个滑座37,其中:减速机31有一部分位于容槽26内,并利用诸如螺栓与螺帽之类的固定元件组装于底座20的两根底杆24的后端;马达32位于减速机31的前方且利用本身的驱动轴(图中未示)连接减速机31;导螺杆33位于容槽26内,且导螺杆33的后端连接减速机31,使马达32能通过减速机31驱动导螺杆33原地旋转;传动管34位于容槽26内,且传动管34的后端埋设一个螺帽35,传动管34利用螺帽35螺设于导螺杆33,使得传动管34在导螺杆33的驱动之下能沿着导螺杆33的轴向前后位移;滑轨36位于容槽26内且利用诸如螺丝之类的固定元件组装于两根底杆24,滑轨36位于传动管34的前方且沿着导螺杆33的轴向延伸;滑座37设于滑轨36且利用诸如螺丝之类的固定元件组装于传动管34的前端,使得滑座37在传动管34的带动之下能沿着滑轨36前后位移。扬升单元40具有一个扬升座41及一根支撑杆45。扬升座41位于马达32的前方且朝远离马达32的方向往上倾斜延伸,扬升座41的后端枢设于一根枢轴42,枢轴4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设于一个枢轴座43,两个枢轴座43固设于两根底杆24的顶面,此外,扬升座41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开槽44,开槽44用来供车架14的底端嵌设,二者之间进一步利用焊接方式加以固定,使扬升座41与车架14能同步动作;支撑杆45位于扬升座41的下方,支撑杆45具有一个第一斜伸段46与一个连接第一斜伸段46的第二斜伸段47,第一斜伸段46与第二斜伸段47之间具有一个朝向扬升座41的夹角θ,夹角θ介于90-180度之间,支撑杆45一方面以第一斜伸段46的顶端枢设于扬升座41的前端,另一方面以第二斜伸段47的底端枢设于滑座37的前端,使支撑杆45能跟着滑座37的前后位移而带动扬升座41以枢轴42为轴心上下枢转。在实际操作时,如图5及图6所示,首先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包含有:/n一底座;/n一驱动单元,具有一减速机、一马达、一导螺杆、一传动管、一滑轨及一滑座,该减速机设于该底座,该马达连接该减速机,该导螺杆的一端连接该减速机,该传动管螺设于该导螺杆且能受该导螺杆的驱动而沿着该导螺杆的轴向位移,该滑轨设于该底座且沿着该导螺杆的轴向延伸,该滑座可滑移地设于该滑轨且连接该传动管的一端,使该滑座能受该传动管的驱动而沿着该滑轨位移;以及/n一扬升单元,具有一扬升座及一位于该扬升座下方的支撑杆,该扬升座的后端枢设于该底座,该支撑杆具有一第一斜伸段与一第二斜伸段,该第一斜伸段的顶端枢设于该扬升座的前端,该第一斜伸段的底端连接于该第二斜伸段的顶端,该第二斜伸段的底端枢设于该滑座,该第一斜伸段与该第二斜伸段之间具有一朝向该扬升座的夹角,该夹角介于90-180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9 TW 1081436641.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包含有:
一底座;
一驱动单元,具有一减速机、一马达、一导螺杆、一传动管、一滑轨及一滑座,该减速机设于该底座,该马达连接该减速机,该导螺杆的一端连接该减速机,该传动管螺设于该导螺杆且能受该导螺杆的驱动而沿着该导螺杆的轴向位移,该滑轨设于该底座且沿着该导螺杆的轴向延伸,该滑座可滑移地设于该滑轨且连接该传动管的一端,使该滑座能受该传动管的驱动而沿着该滑轨位移;以及
一扬升单元,具有一扬升座及一位于该扬升座下方的支撑杆,该扬升座的后端枢设于该底座,该支撑杆具有一第一斜伸段与一第二斜伸段,该第一斜伸段的顶端枢设于该扬升座的前端,该第一斜伸段的底端连接于该第二斜伸段的顶端,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泉
申请(专利权)人:昌祐科技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