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61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车,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所述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所述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所述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所述推拉门组件包括第三轨道和推拉门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茶车通过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的独立设置,实现了茶车使用空间的灵活调节,提高了茶车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便于单个组件的拆装及更换,降低生产、使用及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车
本技术涉及茶具
,尤其涉及一种茶车。
技术介绍
茶车主要包括茶盘和脚支架,现有茶车的茶盘和脚支架一般为固定式结构,固定式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强度高,缺点在于固定结构无法调节和拆卸,当单个部件损坏后,必须整车进行更换,成本较高,可调性差,无法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调整茶车的结构,在使用便捷性上有所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灵活调节使用空间、便于拆装更换的茶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车,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所述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所述棱柱形框架包括顶框、支撑杆和底框,所述顶框和底框呈上下布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和顶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和底框连接,三组所述栅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形框架的与第一侧面相邻或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栅条组分别与顶框和底框连接,所述底板横置在底框上,所述扶手安装在顶框上,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框的底部;所述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两条所述第一轨道分别设置在顶框的相对两条侧边上,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收纳盒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立在第一收纳盒的内腔中,所述隔板用以将第一收纳盒的内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收纳盒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与第一收纳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两条所述第二轨道并列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轨道垂直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收纳盒包括上盛放板、支柱和下盛放板,所述下盛放板的相对两条侧边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支柱的底部与下盛放板连接,所述支柱的顶部与上盛放板连接;所述推拉门组件包括第三轨道和推拉门主体,两条所述第三轨道分别设置顶框和底框上,所述第三轨道位于第一侧面上,所述推拉门主体的顶部与一条第三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推拉门主体的底部与另一条第三轨道滑动连接。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提拉口。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盒的顶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盖板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适配的环形凸台。在可选实施例中,一条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底板的一端,另一条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底板的中部。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的表面均设有纳米银抑菌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茶车,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棱柱形框架由顶框、支撑杆和底框拼接而成,栅条设置在棱柱形框架的外侧,从而在内侧隔出独立空间,扶手和万向轮起到便于使用者操控茶车移动的作用,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第一收纳盒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上,其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储物空间,并利用盖板进行密封,采用这种结构便于使用者根据茶车用途调节第一收纳盒的相对位置,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第二收纳盒位于第一收纳盒的下方,其上部设置的上盛放板可以用来放置茶罐、食品等,也可用于盛接茶叶、茶水等杂物,其下部设置的下盛放板与上盛放板之间的空腔可用于放置杂物,使用时通过第二轨道即可将第二收纳盒整体拉出,方便拿取,推拉门组件的推拉门主体通过第三轨道实现在顶框和底框上滑动,从而自主选择茶车的使用腔室。本技术提供的茶车通过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的独立设置,实现了茶车使用空间的灵活调节,提高了茶车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便于单个组件的拆装及更换,降低生产、使用及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主架;11、棱柱形框架;111、顶框;112、支撑杆;113、底框;12、栅条组;13、底板;14、扶手;15、万向轮;2、第一收纳组件;21、第一轨道;22、第一收纳盒;23、隔板;24、盖板;3、第二收纳组件;31、第二轨道;32、第二收纳盒;321、上盛放板;322、支柱;323、下盛放板;4、推拉门组件;41、第三轨道;41、推拉门主体;5、提拉口;6、环形槽;7、环形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茶车,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所述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所述棱柱形框架包括顶框、支撑杆和底框,所述顶框和底框呈上下布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和顶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和底框连接,三组所述栅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形框架的与第一侧面相邻或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栅条组分别与顶框和底框连接,所述底板横置在底框上,所述扶手安装在顶框上,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框的底部;所述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两条所述第一轨道分别设置在顶框的相对两条侧边上,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收纳盒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立在第一收纳盒的内腔中,所述隔板用以将第一收纳盒的内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收纳盒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与第一收纳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两条所述第二轨道并列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轨道垂直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收纳盒包括上盛放板、支柱和下盛放板,所述下盛放板的相对两条侧边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支柱的底部与下盛放板连接,所述支柱的顶部与上盛放板连接;所述推拉门组件包括第三轨道和推拉门主体,两条所述第三轨道分别设置顶框和底框上,所述第三轨道位于第一侧面上,所述推拉门主体的顶部与一条第三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推拉门主体的底部与另一条第三轨道滑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茶车,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棱柱形框架由顶框、支撑杆和底框拼接而成,栅条设置在棱柱形框架的外侧,从而在内侧隔出独立空间,扶手和万向轮起到便于使用者操控茶车移动的作用,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第一收纳盒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上,其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储物空间,并利用盖板进行密封,采用这种结构便于使用者根据茶车用途调节第一收纳盒的相对位置,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第二收纳盒位于第一收纳盒的下方,其上部设置的上盛放板可以用来放置茶罐、食品等,也可用于盛接茶叶、茶水等杂物,其下部设置的下盛放板与上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n所述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所述棱柱形框架包括顶框、支撑杆和底框,所述顶框和底框呈上下布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和顶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和底框连接,三组所述栅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形框架的与第一侧面相邻或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栅条组分别与顶框和底框连接,所述底板横置在底框上,所述扶手安装在顶框上,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框的底部;/n所述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两条所述第一轨道分别设置在顶框的相对两条侧边上,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收纳盒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立在第一收纳盒的内腔中,所述隔板用以将第一收纳盒的内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收纳盒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与第一收纳盒转动连接;/n所述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两条所述第二轨道并列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轨道垂直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收纳盒包括上盛放板、支柱和下盛放板,所述下盛放板的相对两条侧边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支柱的底部与下盛放板连接,所述支柱的顶部与上盛放板连接;/n所述推拉门组件包括第三轨道和推拉门主体,两条所述第三轨道分别设置顶框和底框上,所述第三轨道位于第一侧面上,所述推拉门主体的顶部与一条第三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推拉门主体的底部与另一条第三轨道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第一收纳组件、第二收纳组件和推拉门组件;
所述主架包括棱柱形框架、栅条组、底板、扶手和万向轮,所述棱柱形框架包括顶框、支撑杆和底框,所述顶框和底框呈上下布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和顶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和底框连接,三组所述栅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棱柱形框架的与第一侧面相邻或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栅条组分别与顶框和底框连接,所述底板横置在底框上,所述扶手安装在顶框上,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框的底部;
所述第一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收纳盒、隔板和盖板,两条所述第一轨道分别设置在顶框的相对两条侧边上,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收纳盒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的内部中空并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立在第一收纳盒的内腔中,所述隔板用以将第一收纳盒的内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收纳盒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与第一收纳盒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收纳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收纳盒,两条所述第二轨道并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发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