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453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步骤1: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步骤2: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建立数字化模型;步骤3:通过3D打印机对所述数字化模型进行打印,获得护齿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精度光学印模技术(即数字化口扫)采集使用者牙列数据,通过电子面弓及虚拟合架实现使用者上下颌开闭口运动的计算机模拟,并以上述两项步骤为基础导出上下颌第一磨牙打开适当距离的数字化模型,在工业级CAD软件中对护齿器模型进行构建并最终使用生物相容性软弹性3D打印材料及高精度3D打印技术进行护齿器实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数字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原有的定制型护齿器制造技术为真空加热压膜技术,简要流程为在填好倒凹的上颌牙列石膏模型上对膜片加热到特定温度并使其处在真空条件下,对热变形膜片施以压力使其发生形变并与石膏模型贴合,从而达到获得与口腔内牙齿、粘膜关系紧密的护齿器的目的。此技术缺陷在于护齿器与下颌牙列之间无法形成稳定的咬合,需口腔医生进行调磨后才可投入使用且制备时石膏模型倒凹深度由口腔医生手动控制,因此对医生的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可重复性不强;制作过程繁琐,使用者需取模、复诊调磨咬合面,往返口腔诊所数次才能得到成品;其不同部位厚度同样难以达到发挥护齿器材料保护性能的最佳厚度,近年来国际期刊中针对护齿器压膜方法的改进相关文献屡见不鲜便是证明;制作过程较为原始,精度难以控制导致最终成型的护齿器与人体组织的固位力不佳使用时存在脱落风险;精度难以控制导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护齿器与人体组织的贴合度不稳定,文献指出贴合度差的护齿器保护性能表现相比于贴合度好的护齿器差。综上所述,传统定制型护齿器对专科医生的经验要求高、可重复性差、制作过程繁琐、固位力不强、厚度及贴合度难以控制,以此类方法制作的护齿器保护性能及舒适性难以让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步骤2: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建立数字化模型;步骤3:通过3D打印机对所述数字化模型进行打印,获得护齿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具体为: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使用者口内上下颌牙列、上颌唇颊侧齦缘至唇颊侧粘膜返折线及腭侧齦缘以上15mm的粘膜形态,根据所述粘膜形态确定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获取使用者的牙列间关系,具体包括使用者上颌与髁突相对位置关系和下颌运动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获取使用者上颌与髁突相对位置关系,具体为:通过上颌托盘确定使用者的上颌牙列与上颌托盘的位置关系;将定位器固定于上颌托盘上,通过所述定位器确定上颌牙列与髁突的位置,获取使用者上颌与髁突相对位置关系。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获取下颌运动数据,具体为:通过暂冠材料或流动树脂固定下颌插于下颌牙列上,通过使用者的下颌运动至最大开口位、做左右侧方运动、做前伸运动分别获取对应的运动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建立数字化模型,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21:对所述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进行填倒凹;步骤22:根据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和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确定上下颌的位置关系,获得确定上下颌的位置关系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步骤23:构建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与人体接触部分;步骤24:构建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的外侧面;步骤24:对所述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剩余部位进行填充及完善,获得护齿器的数字化模型。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和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确定上下颌的位置关系,获得确定上下颌的位置关系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具体为:将填好倒凹的上颌数字化模型与下颌数字化模型中上下颌第一磨牙打开2mm后,确定上下颌位置关系。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与人体接触部分,具体为:截取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沿唇颊侧粘膜返折线内2mm及腭侧齦缘以上10mm的模型数据,截取填倒凹后的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沿下颌牙列倒凹以上的模型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的外侧面,具体包括构建唇颊侧外侧面和构建舌腭侧外侧面;所述构建唇颊侧外侧面,具体为:在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位于上颌牙列牙齿中1/3远离牙列轴向外侧向3-4mm处构建曲线,并在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边缘远离牙列轴向2-3mm处构建对应的曲线,根据三条曲线构建曲面即为唇颊侧外侧面;所述构建舌腭侧外侧面,具体为:在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位于上颌牙列牙齿中1/3牙列远离牙列轴向内侧1-3mm处构建曲线,并在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边缘远离牙列轴向内侧2-3mm处构建曲线,根据两条曲线和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侧边缘线构建曲面即为舌腭侧外侧面。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所述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剩余部位进行填充及完善,获得护齿器的数字化模型,具体为:对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的外侧面内以及外侧面与组织面之间进行填充,并且进行光顺处理,获得护齿器的数字化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高精度光学印模技术(即数字化口扫)采集使用者牙列数据,通过电子面弓及虚拟合架实现使用者上下颌开闭口运动的计算机模拟,并以上述两项步骤为基础导出上下颌第一磨牙打开适当距离的数字化模型,在工业级CAD软件中对护齿器模型进行构建并最终使用生物相容性软弹性3D打印材料及高精度3D打印技术进行护齿器实体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和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截取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沿唇颊侧粘膜返折线内2mm及腭侧齦缘以上10mm的模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两条曲线和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侧边缘线构建曲面即为舌腭侧外侧面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对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的外侧面内以及外侧面与组织面之间进行填充后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对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的外侧面内以及外侧面与组织面之间进行填充后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护齿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具体地,如图1所示,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使用者口内上下颌牙列、上颌唇颊侧齦缘至唇颊侧粘膜返折线及腭侧齦缘以上15mm的粘膜形态,根据所述粘膜形态确定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步骤2:获取使用者的牙列间关系;取得使用者后退接触位,在使用者后退接触位时于前牙处放置叶轮,调整叶轮叶片数量使第一磨牙分开2mm,利用轻体硅橡胶取后牙相对位置关系,并利用测厚尺验证其厚度。步骤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n步骤1: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n步骤2: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建立数字化模型;/n步骤3:通过3D打印机对所述数字化模型进行打印,获得护齿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
步骤2: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建立数字化模型;
步骤3:通过3D打印机对所述数字化模型进行打印,获得护齿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具体为: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使用者口内上下颌牙列、上颌唇颊侧齦缘至唇颊侧粘膜返折线及腭侧齦缘以上15mm的粘膜形态,根据所述粘膜形态确定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使用者的牙列间关系,具体包括使用者上颌与髁突相对位置关系和下颌运动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使用者上颌与髁突相对位置关系,具体为:通过上颌托盘确定使用者的上颌牙列与上颌托盘的位置关系;将定位器固定于上颌托盘上,通过所述定位器确定上颌牙列与髁突的位置,获取使用者上颌与髁突相对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下颌运动数据,具体为:通过暂冠材料或流动树脂固定下颌插于下颌牙列上,通过使用者的下颌运动至最大开口位、做左右侧方运动、做前伸运动分别获取对应的运动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化3D打印软弹性护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使用者的口内光学印模和牙列间关系建立数字化模型,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21:对所述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进行填倒凹;
步骤22:根据填倒凹后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和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确定上下颌的位置关系,获得确定上下颌的位置关系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
步骤23:构建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中与人体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闫鹏宇刘艳丽王迎捷陈骥张淞柏丰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