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48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包括主体和主体两侧的衣袖,每个衣袖上均设置有限位环,两个衣袖上的限位环之间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依次穿过设置于两个衣袖上的限位环,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环,将牵引绳穿过限位环设置于童装上,带孩子外出时,只需要拉住设置于两个衣袖上的限位环之间的牵引绳即能控制孩子的走向,使用简单方面。通过在童装的后端设置压条,在不使用牵引绳的时候,可以将牵引绳扣在压条与主体之间构成环状结构中作为童装上的装饰,使童装后端用来控制孩子走向的牵引绳变短,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
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
技术介绍
在节假日,父母喜欢带儿童出入商场、游乐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区域,由于成年人和儿童身高的差距,加上儿童身高不够,有时候被遮挡或者在人流的挤压下就会出现走失的情况,往往等父母发现孩子走丢,在大流量的人群中也不容易寻找,由此很容易造成儿童丢失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防走丢带,但现有技术中的防走丢带大部分都是直接套在孩子手腕上来操作的,容易造成孩子的手腕磨伤。如申请号为CN201621232572.3(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7日,公开号为CN206434101U,公告日为2017年08月25日)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儿童防走丢牵引绳,包括腕带一、腕带二、伸缩牵引绳、连接器、固定环和中间连接装置,腕带一包括环套、魔术贴、粘带一、粘带二和扣环,伸缩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腕带一、腕带二,连接器包括杆体、连接柱和连接头,杆体呈由上到下半径依次缩小的圆柱体状,杆体的上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头,连接柱呈圆柱体,连接头呈由上到下半径依次增大的圆柱体状,连接头上开设十字凹槽,中间连接装置上设有圆环,圆环的内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且小于连接头下表面的直径,连接器通过连接头穿过圆环旋转固定在中间连接装置上。该专利中公开的儿童防走丢牵引绳解决了孩子容易走丢的问题,但是直接通过将腕带套在孩子的手腕上容易造成手腕的磨伤。为解决现有的防走丢带直接套在孩子手腕上,容易造成手腕磨伤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将走丢带设计在衣服上,一方面外出携带方便,另外一方面由于防走丢带不直接与孩子的皮肤接触,减少了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走丢带直接套在孩子手腕上使用,容易造成孩子的手腕磨伤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包括主体和主体两侧的衣袖,每个衣袖上均设置有限位环,两个衣袖上的限位环之间穿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主体后端设置有压条,压条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上与主体之间构成环状结构,牵引绳可以穿过环状结构。衣袖上通过拉链设置有袖口。衣袖上还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拉链与身体接触一面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之间设置有防护片。每个衣袖上设置有2-5个限位环。限位环的内环直径小于卡球直径。压条的个数为1-2个,压条一端缝合在主体上,另一端与主体可拆卸式连接。防护片两端分别粘合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上。第一魔术贴的个数为1-2个,防护片的数量与第一魔术贴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环,将牵引绳穿过限位环设置于童装上,带孩子外出时,只需要拉住设置于两个衣袖上的限位环之间的牵引绳即能控制孩子的走向,使用简单方便。2)本技术中,通过在童装的后端设置压条,在不使用牵引绳的时候,可以将牵引绳扣在压条与主体之间构成环状结构中作为童装上的装饰,从而使童装后端用来控制孩子走向的牵引绳变短,美观大方。3)本技术中,设置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以及防护片,通过粘合的方式分别将防护片的两端粘合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上,可以对过长的衣袖进行收拢,儿童手腕上佩戴手环,可以将手环直接佩戴在袖口外面,通过收拢衣袖将手环扣在防护片中,为了防止手环丢失或手腕磨伤。4)本技术中,防护片两端分别粘合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上,且袖口通过拉链与衣袖连接,均容易拆卸,并且将第二魔术贴设置在拉链与身体接触一面上,能够防止拉链对皮肤的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中袖口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中图3的A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主体,2.衣袖,3.限位环,4.牵引绳,5.卡球,6.压条,7.环状结构,8.拉链,9.袖口,10.第一魔术贴,11.第二魔术贴,12.防护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和主体1两侧的衣袖2,每个衣袖2上均设置有限位环3,两个衣袖2上的限位环3之间穿有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5。如图2中所示,主体1后端设置有压条6,压条6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1上与主体1之间构成环状结构7,牵引绳4还穿过环状结构7。衣袖2上通过拉链8设置有袖口9。如图3及图4所示,衣袖2上还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0,拉链8与身体接触一面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1,第一魔术贴10与第二魔术贴11之间设置有防护12片。每个衣袖2上设置有2-5个限位环3。限位环3的内环直径小于卡球5直径。压条6的个数为1-2个,压条6一端缝合在主体1上,另一端与主体1可拆卸式连接。防护片12两端分别粘合在第一魔术贴10和第二魔术贴11上。第一魔术贴10的个数为1-2个,防护片12的数量与第一魔术贴10一致。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和主体1两侧的衣袖2,每个衣袖2上均设置有2个限位环3,两个衣袖2上的限位环3之间穿有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5。使用时,通过拉住两个限位环3之间的牵引绳即可以控制孩子的走向。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和主体1两侧的衣袖2,每个衣袖2上均设置有2个限位环3,两个衣袖2上的限位环3之间穿有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5。主体1后端设置有压条6,压条6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1上与主体1之间构成环状结构7,牵引绳4还穿过环状结构7。压条6一端缝合在主体1的后端,压条6另一端通过魔术贴固定粘合在主体1上,使得牵引绳4可以随时从环状结构7中取出来,使得牵引绳4增长,便于控制孩子的走向。实施例3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和主体1两侧的衣袖2,每个衣袖2上均设置有2个限位环3,两个衣袖2上的限位环3之间穿有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5。如图2中所示,主体1后端设置有压条6,压条6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1上与主体1之间构成环状结构7,牵引绳4还穿过环状结构7。衣袖2上通过拉链8设置有袖口9。如图3及图4所示,衣袖2上还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0,拉链8与身体接触一面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1,第一魔术贴10与第二魔术贴11之间设置有防护12片。每个衣袖2上设置有2个限位环3。限位环3的内环直径小于卡球5直径。压条6的个数为2个,压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主体(1)两侧的衣袖(2),每个所述衣袖(2)上均设置有限位环(3),两个所述衣袖上的限位环(3)之间穿有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主体(1)两侧的衣袖(2),每个所述衣袖(2)上均设置有限位环(3),两个所述衣袖上的限位环(3)之间穿有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后端设置有压条(6),压条(6)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1)上与主体(1)之间构成环状结构(7),所述牵引绳(4)还穿过环状结构(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2)上通过拉链(8)设置有袖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走丢带的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2)上还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0),所述拉链(8)与身体接触一面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1),第一魔术贴(10)与第二魔术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咏梅褚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