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成书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23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设有洒水装置,所述齿条的后端面与伸缩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伸缩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底部固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凹槽内滑动卡接,该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通过水泵、水箱和弯管之间的配合,伸缩电机带动齿条进而通过啮合带动齿轮往复转动,进而带动上方的弯管转动,弯管将上方水箱内的水以扇形的范围灌溉,解决了需要对不同位置进行灌溉时,不需要移动位置,而且工作时洒水均匀,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但是现有的灌溉装置工作时需要浇灌不同的位置时,需要移动装置,并且工作时洒水不均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降低了实用性,而且现有装置在安装时由于底部没有固定装置,在应对不同的土地情况时,容易发生倾倒,造成装置损坏,增加了维修成本,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灌溉装置工作时需要浇灌不同的位置时,需要移动装置,并且工作时洒水不均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设有洒水装置;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弯管、短杆、齿条、伸缩电机、齿轮、粗杆和滚轮;所述水泵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内壁相连通并延伸到第一外壳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水箱的左侧顶部相连通,所述水箱的内壁底部通过密封轴承与弯管的外壁顶部转动相连,所述弯管的底部左侧固接有粗杆,所述粗杆的外壁下方与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粗杆的外壁底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转动相连,所述齿轮的左侧与齿条的右侧啮合相连,所述齿条的后端面与伸缩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伸缩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底部固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右侧凹槽内滑动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左侧设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套筒、宽板、料箱和弹簧;所述底座的底部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与宽板的外壁右侧间隙配合,所述宽板的外壁左侧与料箱的右侧下方开口间隙配合,所述宽板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的左侧和宽板固定连接,所述料箱的外壁下方与第一外壳的顶部左侧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宽板的左端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底部固接有钻头,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顶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杆、第二套筒、第一斜板、方板、第二斜板、厚板、第三套筒和弯板;所述滑杆的顶部与方块的底部相固接,所述滑杆的外壁左侧与第二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后端面通过销轴与第一斜板的正面右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斜板的后端面左侧通过销轴与方板的正面转动相连,所述方板的左端与第二外壳的内壁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正面通过销轴与第二斜板的后端面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斜板的后端面底部通过销轴与厚板的正面右侧转动相连,所述厚板的外壁左侧与第三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三套筒的顶部固接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左侧顶部与第二外壳的内壁左侧下方相固接,所述厚板的外壁左侧与第二外壳的左侧下方开口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顶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细棒、把手、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纹杆、横板和方块;所述细棒的外壁左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的内壁左侧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细棒的左端固接有把手,所述细棒的右端固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底部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左侧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部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方通过轴承与横板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外壳的内壁左右两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下方与方块的内壁螺纹相连。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加工有磨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水泵、水箱和弯管之间的配合,伸缩电机带动齿条进而通过啮合带动齿轮往复转动,进而带动上方的弯管转动,弯管将上方水箱内的水以扇形的范围灌溉,解决了需要对不同位置进行灌溉时,不需要移动位置,而且工作时洒水均匀,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厚板、把手和第一斜板之间的配合,将装置插入到地面中,转动把手间接使厚板插入到泥土中,实现了固定,在应对不同的土地情况时,不容易发生倾倒,防止装置损坏,降低了维修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该装置进行固定时,操作简便,只需要转动把手即可实现固定,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水泵、水箱和弯管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底座、第一套筒和宽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细棒、把手和螺纹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滑杆、第三套筒和第一斜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外壳,2、洒水装置,201、水泵,202、水箱,203、弯管,204、短杆,205、齿条,206、伸缩电机,207、齿轮,208、粗杆,209、滚轮,3、投料装置,301、底座,302、第一套筒,303、宽板,304、料箱,305、弹簧,4、第二外壳,5、钻头,6、升降装置,601、细棒,602、把手,603、第一锥形齿轮,604、第二锥形齿轮,605、螺纹杆,606、横板,607、方块,7、固定装置,701、滑杆,702、第三套筒,703、第一斜板,704、方板,705、第二斜板,706、厚板,707、第三套筒,708、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外壳1,第一外壳1的内部装有水,第一外壳1的顶部左侧设有橡胶塞,方便加水,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设有洒水装置2,洒水装置2包括水泵201、水箱202、弯管203、短杆204、齿条205、伸缩电机206、齿轮207、粗杆208和滚轮209,水泵20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水泵201的型号为JMC-30-20-160,水泵201的输入端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内壁相连通并延伸到第一外壳1的内部,水泵201的输出端与水箱202的左侧顶部相连通,水泵201可将第一外壳1中的水吸入到水箱202内,水箱202的内壁底部通过密封轴承与弯管203的外壁顶部转动相连,弯管203可通过轴承转动,而且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水的情况,弯管203的底部左侧固接有粗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设有洒水装置(2);/n所述洒水装置(2)包括水泵(201)、水箱(202)、弯管(203)、短杆(204)、齿条(205)、伸缩电机(206)、齿轮(207)、粗杆(208)和滚轮(209);/n所述水泵(20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201)的输入端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内壁相连通并延伸到第一外壳(1)的内部,所述水泵(201)的输出端与水箱(202)的左侧顶部相连通,所述水箱(202)的内壁底部通过密封轴承与弯管(203)的外壁顶部转动相连,所述弯管(203)的底部左侧固接有粗杆(208),所述粗杆(208)的外壁下方与齿轮(20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粗杆(208)的外壁底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转动相连,所述齿轮(207)的左侧与齿条(205)的右侧啮合相连,所述齿条(205)的后端面与伸缩电机(206)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伸缩电机(206)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05)的底部固接有短杆(204),所述短杆(204)的底部固接有滚轮(209),所述滚轮(209)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凹槽内滑动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设有洒水装置(2);
所述洒水装置(2)包括水泵(201)、水箱(202)、弯管(203)、短杆(204)、齿条(205)、伸缩电机(206)、齿轮(207)、粗杆(208)和滚轮(209);
所述水泵(20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201)的输入端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内壁相连通并延伸到第一外壳(1)的内部,所述水泵(201)的输出端与水箱(202)的左侧顶部相连通,所述水箱(202)的内壁底部通过密封轴承与弯管(203)的外壁顶部转动相连,所述弯管(203)的底部左侧固接有粗杆(208),所述粗杆(208)的外壁下方与齿轮(20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粗杆(208)的外壁底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转动相连,所述齿轮(207)的左侧与齿条(205)的右侧啮合相连,所述齿条(205)的后端面与伸缩电机(206)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伸缩电机(206)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05)的底部固接有短杆(204),所述短杆(204)的底部固接有滚轮(209),所述滚轮(209)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右侧凹槽内滑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部左侧设有投料装置(3);
所述投料装置(3)包括底座(301)、第一套筒(302)、宽板(303)、料箱(304)和弹簧(305);
所述底座(301)的底部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01)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套筒(302),所述第一套筒(302)的内壁与宽板(303)的外壁右侧间隙配合,所述宽板(303)的外壁左侧与料箱(304)的右侧下方开口间隙配合,所述宽板(303)的外壁套接有弹簧(305),所述弹簧(30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302)的左侧和宽板(303)固定连接,所述料箱(304)的外壁下方与第一外壳(1)的顶部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板(303)的左端设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农田灌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书伍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赵成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