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22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农业种植施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施肥结构,所述施肥结构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穿过箱体延伸至第二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远离第二电机一端与第二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远离第二电机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开沟轮对地面进行开沟,由第二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将肥料从出料口传输至混合箱内,打开水泵将水传输至混合箱内,通过搅拌杆对混合箱内的材料搅拌通过第二出料口对土壤施肥,用平沟结构将沟给掩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施肥
,具体涉及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草莓育苗大量抽生匍匐茎前期需要进行追肥、补肥,草莓育苗趋向于规模化,育苗田范围大,广泛采用窄畦成垄育苗方式,方便操作,因此撒化肥的方式并不适用会造成肥料浪费,现有的追肥补肥方式是在草莓母株根部一侧的位置进行开沟埋藏肥料,让肥料在地表以下持续长久有效的进行供给到后期草莓匍匐茎子苗中。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装置开沟后还需要人工施肥、人工填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开沟轮对地面进行开沟,第二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将肥料从出料口传输至混合箱内,由水泵将水传输至混合箱内,由搅拌杆对混合箱内的材料搅拌通过第二出料口对土壤施肥,用平沟结构将沟给掩埋,以解决人工施肥、填沟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施肥结构,所述施肥结构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穿过箱体延伸至第二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远离第二电机一端与第二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远离第二电机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设有混合结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箱,所述出料口与混合箱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延伸至混合箱内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混合箱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水泵一端与混合箱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端设有开沟装置;所述开沟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开沟轮,所述第二出料口远离开沟轮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结构,所述平沟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远离第二出料口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板。优选的,所述箱体顶端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延伸至箱体内与第二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固定板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绞龙远离第二电机与第二箱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优选的,所述梯形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圆孔。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固定安装有螺栓。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优选的,所述液压杆底端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液压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轮还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与液压杆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开沟结构上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连接杆上的开沟轮对地面进行开沟,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将肥料从出料口传输至混合箱,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传输到第三连接管,通过第三连接管传输至混合箱,打开第三电机带动搅拌杆加速肥料与水的混合,打开阀门通过第二出料口对土地进行浇水肥,加速肥料与土壤的融合速度,通过平沟结构上的梯形板将两侧的土向中间聚集将坑填埋上,不需要人工开沟、施加水肥、填沟,减少劳动量、降低劳动强度、增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沟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沟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移动轮图;图中:1底座、11液压杆、2箱体、3开沟装置、31第一电机、32第一连接杆、33固定板、34第一轴承、35开沟轮、4施肥结构、41第二箱体、42绞龙、43第二电机、44第二轴承、45入料口、46出料口、410第三连接管、411水泵、412水箱、5平沟结构、51第二连接杆、52梯形板、53固定块、54第一圆孔、55第二圆孔、56螺栓、57平沟板、6移动轮、61滚轮、62第三轴承。混合结构7、混合箱71、第三电机72、搅拌杆73、第二出料口74、阀门7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固定安装有施肥结构4,所述施肥结构4包括第二箱体41,所述箱体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3,所述第二电机43穿过箱体2延伸至第二箱体41内固定连接有绞龙42,所述绞龙42远离第二电机43一端与第二箱体4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41远离第二电机43一端开设有出料口46,所述出料口46一侧设有混合结构7,所述混合结构7包括混合箱71,所述出料口46与混合箱71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7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72,所述第三电机72输出端延伸至混合箱71内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3,所述混合箱71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74,所述第二出料口74上固定安装有阀门75,所述箱体2远离第二箱体41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412,所述水箱412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411,所述水泵4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10,所述第三连接管410远离水泵411一端与混合箱7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底端设有开沟装置3;所述开沟装置3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穿过固定板33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上固定安装有开沟轮35,所述第二出料口74远离开沟轮35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结构5,所述平沟结构5包括第二连接杆51,所述第二连接杆5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板52,所述梯形板52远离第二出料口74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板5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入料口45,所述入料口45延伸至箱体2内与第二箱体4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与固定板33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34,所述第一连接杆32通过第一轴承34与固定板33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绞龙42远离第二电机43与第二箱体4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44;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板52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3,所述固定块53上开设有第一圆孔5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51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55,所述第二圆孔55内固定安装有螺栓5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杆11底端设有移动轮6,所述移动轮6包括滚轮61,所述滚轮61与液压杆11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将液压杆11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端四周,将滚轮61与液压杆11活动连接,将固定板33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端,将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3一侧,将第一电机31输出端穿过固定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固定安装有施肥结构(4),所述施肥结构(4)包括第二箱体(41),所述箱体(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3),所述第二电机(43)穿过箱体(2)延伸至第二箱体(41)内固定连接有绞龙(42),所述绞龙(42)远离第二电机(43)一端与第二箱体(4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41)远离第二电机(43)一端开设有出料口(46),所述出料口(46)一侧设有混合结构(7),所述混合结构(7)包括混合箱(71),所述出料口(46)与混合箱(71)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7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72),所述第三电机(72)输出端延伸至混合箱(71)内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3),所述混合箱(71)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74),所述第二出料口(74)上固定安装有阀门(75),所述箱体(2)远离第二箱体(41)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412),所述水箱(412)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411),所述水泵(4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10),所述第三连接管(410)远离水泵(411)一端与混合箱(7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底端设有开沟装置(3);/n所述开沟装置(3)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穿过固定板(33)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上固定安装有开沟轮(35),所述第二出料口(74)远离开沟轮(35)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结构(5),所述平沟结构(5)包括第二连接杆(51),所述第二连接杆(5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板(52),所述梯形板(52)远离第二出料口(74)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板(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育苗水肥简易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固定安装有施肥结构(4),所述施肥结构(4)包括第二箱体(41),所述箱体(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3),所述第二电机(43)穿过箱体(2)延伸至第二箱体(41)内固定连接有绞龙(42),所述绞龙(42)远离第二电机(43)一端与第二箱体(4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41)远离第二电机(43)一端开设有出料口(46),所述出料口(46)一侧设有混合结构(7),所述混合结构(7)包括混合箱(71),所述出料口(46)与混合箱(71)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7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72),所述第三电机(72)输出端延伸至混合箱(71)内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3),所述混合箱(71)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74),所述第二出料口(74)上固定安装有阀门(75),所述箱体(2)远离第二箱体(41)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412),所述水箱(412)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411),所述水泵(4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10),所述第三连接管(410)远离水泵(411)一端与混合箱(7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底端设有开沟装置(3);
所述开沟装置(3)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穿过固定板(33)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上固定安装有开沟轮(35),所述第二出料口(74)远离开沟轮(35)一侧固定安装有平沟结构(5),所述平沟结构(5)包括第二连接杆(51),所述第二连接杆(5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板(52),所述梯形板(52)远离第二出料口(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胜王佳程芳梅蔡同庄任杨梅张营营张奉宇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设施园艺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