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423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工灌溉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上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营养元素储罐、母液罐、稀释罐、营养液储罐、杀毒装置;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下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过滤装置、回液池,回液池通过管路与稀释罐连接;还包括新水供应组件和活性菌供应组件,新水供应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在稀释罐上,活性菌供应组件与稀释罐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各连接管路上的自吸泵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自动化控制水肥的灌溉,减轻种植者的负担,大大提高种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化灌溉和施肥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目前,在农业生产领域,常使用的肥料灌溉方式有:喷灌,浇灌,滴灌。喷灌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但是,现有的肥料灌溉装置都采用人工辅助,对人力资源造成浪费,且在肥料灌溉过程中,由于浇灌不均匀,对植被造成伤害,或由于缺水造成枯死,或由于浇水过多造成淹死,所以采用人工灌溉较难控制洒水量,且目前人工施肥施肥量难以控制,且肥料颗粒难以被土壤吸收,水肥成分比例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灌溉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上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营养元素储罐、母液罐、稀释罐、营养液储罐、杀毒装置;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下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过滤装置、回液池,所述回液池通过管路与所述稀释罐连接;还包括新水供应组件和活性菌供应组件,所述新水供应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稀释罐上,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与所述稀释罐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各连接管路上的自吸泵和电磁阀。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营养元素储罐数量有多个,分为三组设置,第一组的多个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用于储存多种宏量元素,第二组的多个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用于储存多种中量元素,第三组的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用于储存多种微量元素;所述母液罐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母液罐分别与三组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管路连接,每个所述营养元素储罐与所述母液罐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稀释罐的数量与需灌溉的车间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三个所述母液罐、所述新水供应组件和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均与所有的所述稀释罐管路连接,且所述新水供应组件、所有的所述母液罐和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的出口侧均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水供应组件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新水储罐、软化组件和磁化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营养液储罐的数量与需灌溉的车间数量相同,且与所述稀释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营养液储罐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增氧组件和参数检测组件,所述营养液储罐和所述稀释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参数检测组件包括测温元件、微量元素浓度测量元件、PH值测量元件和溶解氧测量元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杀毒装置为紫外线杀毒管段,连接在所述营养液储罐与需灌溉车间之间的管路上,所述营养液储罐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冲洗网栅过滤组件、叠片过滤组件和生物过滤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液池的数量与需灌溉车间数量相同,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回液池与所述稀释罐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自吸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营养液储罐电性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是专门针对温室大棚农业种植而设计的一款自动化浇灌设备,本系统能实现自动化灌溉水肥,通过自动化控制水肥的灌溉,减轻种植者的负担,大大提高种植效率,能够实现全过程营养配方定制,根据实际需要调配营养液各成分比例;可实现分区分时段差异化轮灌;实现在线监测,差分精控;对营养液进行软化、磁化、增氧、调温,增强植物消化吸收能力;通过多层次过滤、杀毒,减少病害发生;本技术还具有节水80%,节肥60%,省工70%的特点;本技术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肥,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营养元素储罐;2、母液罐;3、稀释罐;4、营养液储罐;5、杀毒装置;6、过滤装置;61、反冲洗网栅过滤组件;62、叠片过滤组件;63、生物过滤组件;7、回液池;8、新水供应组件;81、新水储罐;82、软化组件;83、磁化组件;9、活性菌供应组件;100、需灌溉车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设置在需灌溉车间100上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营养元素储罐1、母液罐2、稀释罐3、营养液储罐4、杀毒装置5;设置在需灌溉车间100下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过滤装置6、回液池7,回液池7通过管路与稀释罐3连接;还包括新水供应组件8和活性菌供应组件9,新水供应组件8通过管路连接在稀释罐3上,活性菌供应组件9与稀释罐3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各连接管路上的自吸泵和电磁阀。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需灌溉车间100内的浇灌系统并未做改进,可使用现有的铺设好的管路和喷头。营养元素储罐1内储存有配置水肥所需的各种营养液纯液,通过自吸泵抽入到母液罐2内,并在营养元素储罐1和母液罐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流量计,当流入的营养液量达到所需时,电磁阀和自吸泵关闭以停止向母液罐2内输送营养液;母液罐2和稀释罐3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自吸泵和电磁阀,当然为了实现更精准的控制,该段管路上也可以设置流量计;新水供应组件8用以向稀释罐3内灌注稀释营养液所需的新水,在新水供应组件8与稀释罐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自吸泵、电磁阀和流量计,以实现精准和定量注入过程。活性菌供应组件9与稀释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上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营养元素储罐、母液罐、稀释罐、营养液储罐、杀毒装置;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下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过滤装置、回液池,所述回液池通过管路与所述稀释罐连接;还包括新水供应组件和活性菌供应组件,所述新水供应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稀释罐上,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与所述稀释罐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各连接管路上的自吸泵和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上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营养元素储罐、母液罐、稀释罐、营养液储罐、杀毒装置;设置在需灌溉车间下游且依次管路连接的过滤装置、回液池,所述回液池通过管路与所述稀释罐连接;还包括新水供应组件和活性菌供应组件,所述新水供应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稀释罐上,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与所述稀释罐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各连接管路上的自吸泵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元素储罐数量有多个,分为三组设置,第一组的多个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用于储存多种宏量元素,第二组的多个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用于储存多种中量元素,第三组的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用于储存多种微量元素;所述母液罐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母液罐分别与三组所述营养元素储罐管路连接,每个所述营养元素储罐与所述母液罐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罐的数量与需灌溉的车间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三个所述母液罐、所述新水供应组件和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均与所有的所述稀释罐管路连接,且所述新水供应组件、所有的所述母液罐和所述活性菌供应组件的出口侧均设置有所述自吸泵和所述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水供应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毅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元鲜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