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其电机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10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其电机出线结构,其中,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电缆线和电缆线锁紧机构;电机壳体开设有通孔,电缆线的一端与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之间具有配合的连接结构,另一端从通孔引出,电缆线锁紧机构固定装配于通孔,且与电缆线配合。本方案将电缆线的一端与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直接相连,另一端再从通孔引出,再基于电缆线锁紧机构以实现了电缆线的引出固定。本方案如此设计,可大大减少了接线盒等电机结构件的使用,使得本方案在保证电机空间减少且电机内部电气绝缘距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电机的出线;此外,本方案还特别适用于电机空间受限的场合,而且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和维护简单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及其电机出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及其电机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机出线结构为电缆线通过线夹与电机定子铁芯或机座上的接线盒进行固定,此种结构要求电机预留接线盒,进而要求电机必须预留接线盒空间,而且接线盒需要与电机的定子铁芯进行焊接或螺栓固定。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电机朝着轻量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电机的体积越来越小,空间越来越紧凑,在很多场合下,系统已无法容忍电机自带的接线盒空间。而与此同时,出于对电机系统及建造成本的考虑,电机的电压也在逐渐抬高,进而要求电机内部的电气距离增大。若要解决电机空间压缩而绝缘距离加大的矛盾,需要大大压缩接线盒空间。然而,在压缩接线盒空间同时,同样也面临着接线盒内部的电气距离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保证电机空间减少以及电机内部电气绝缘距离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电机的出线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出线结构,能够使得本方案在保证电机空间减少以及电机内部电气绝缘距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电机的出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电缆线和电缆线锁紧机构;所述电机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缆线的一端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之间具有配合的连接结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引出,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固定装配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电缆线配合。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焊接结构、螺接结构或胶接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作绝缘处理。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与所述通孔为螺纹连接配合。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为电缆线锁紧螺母;所述电缆线锁紧螺母贯穿开设有用于同所述电缆线配合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锁紧螺母包括:螺母头部分和装配体部分;所述螺母头部分和所述装配体部分相连,且均设有所述固定孔;所述装配体部分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的内周壁设有用于同所述装配体部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锁紧螺母的固定孔与所述电缆线之间设有配合的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过盈装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体包括:传动端端盖、机座或非传动端端盖。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出线结构,所述电机出线结构为如上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出线结构中,将电缆线的一端与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直接相连,另一端从通孔引出,然后再基于电缆线锁紧机构的作用,以实现了电缆线的引出固定;本方案如此设计,可大大减少了接线盒等电机结构件的使用,如此一来,则使得本方案在保证电机空间减少以及电机内部电气绝缘距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电机的出线;此外,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和维护简单等特点,基于此,本方案还特别适用于电机空间受限的场合。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出线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出线结构的端盖的示意图。其中,1为转子,2为传动端轴承,3为传动端端盖,4为机座,5为定子铁芯,6为定子线圈,7为焊料(连接后作绝缘处理),8为电缆线锁紧螺母,9为电缆线,10为非传动端端盖,11为非传动端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出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5、电缆线9和电缆线锁紧机构;电机壳体开设有通孔,电缆线9的一端与定子铁芯5的定子线圈6之间具有配合的连接结构,另一端从通孔引出,电缆线锁紧机构固定装配于通孔,且与电缆线9配合。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出线结构中,将电缆线的一端与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直接相连,另一端从通孔引出,然后再基于电缆线锁紧机构的作用,以实现了电缆线的引出固定;本方案如此设计,可大大减少了接线盒等电机结构件的使用,如此一来,则使得本方案在保证电机空间减少以及电机内部电气绝缘距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电机的出线;此外,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和维护简单等特点,基于此,本方案还特别适用于电机空间受限的场合。在本方案中,连接结构包括:焊接结构、螺接结构或胶接结构。其中,胶接结构为灌胶结构。在本方案中,采用焊接结构或螺接结构,具有连接可靠和连接稳定等特点。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电缆线9与定子线圈6熔为一体,以保证两者连接的可靠性,以及为了简便施工过程,作为优选,本方案采用焊接结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缆线9与定子线圈6采用焊料7进行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结构作绝缘处理,如此一来,以保证了电机的电气绝缘性能。进一步地,电缆线9与定子线圈6在再焊接后作如图1所示的绝缘处理。其中,绝缘处理可以是采用绝缘材料对电缆线9与定子线圈6的连接处进行包扎,或者是采用绝缘油漆对电缆线9与定子线圈6的连接处进行涂刷、固化、浸漆等。进一步地,电缆线锁紧机构与通孔为螺纹连接配合。本方案如此设计,不仅可实现电缆线锁紧机构的快速装配,便于实现电缆线9的快速引出固定,而且基于两者螺纹配合的紧致程度,还可实现了两者的连接密封。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缆线锁紧机构为电缆线锁紧螺母8;电缆线锁紧螺母8贯穿开设有用于同电缆线9配合的固定孔。本方案选用电缆线锁紧螺母8作为电缆线锁紧机构,除了能够实现紧致的连接效果外,还能通过电缆线锁紧螺母8以实现非常高的IP等级,进而使得本方案特别适用于引出线部分IP等级有严格要求的场景,从而可有助于拓宽了本方案的应用领域。具体地,电缆线锁紧螺母8包括:螺母头部分(如图2所示)和装配体部分;螺母头部分和装配体部分相连,且均设有固定孔;装配体部分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通孔的内周壁设有用于同装配体部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螺母头部分的中间设有固定孔;为了实现电缆线锁紧螺母8的卡接旋进功能,相应地,螺母头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本方案的电缆线锁紧螺母8如此设计,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和维护简单等特点。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电缆线锁紧螺母8与电缆线9之间的密封,以保证电机壳体内部的密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5)、电缆线(9)和电缆线锁紧机构;/n所述电机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缆线(9)的一端与所述定子铁芯(5)的定子线圈(6)之间具有配合的连接结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引出,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固定装配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电缆线(9)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5)、电缆线(9)和电缆线锁紧机构;
所述电机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缆线(9)的一端与所述定子铁芯(5)的定子线圈(6)之间具有配合的连接结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引出,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固定装配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电缆线(9)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焊接结构、螺接结构或胶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作绝缘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与所述通孔为螺纹连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锁紧机构为电缆线锁紧螺母(8);
所述电缆线锁紧螺母(8)贯穿开设有用于同所述电缆线(9)配合的固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国裘文超苏晗翀黄慧建李益丰李坤何思源罗英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