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10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包括壳体、定子及转子,壳体内设有定子腔,定子腔内安装定子,定子上开设有贯穿定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定子通道,各定子通道之间形成定子齿,各定子齿上绕设有电磁线,定子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槽道;定子中部开设有圆形的转子腔,转子插置于转子腔内,转子腔的内径大于转子的外径;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及多个磁体,转子铁芯的中心孔上设有转轴,转子铁芯上于转轴的外侧均匀分布有磁体槽,各磁体槽内对应插设有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降低了电磁场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机的效率,降低了电机的发热,提高电机的寿命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分为内转子转动方式和外转子转动方式两种。内转子转动方式为电机中间的芯体为旋转体,输出扭矩(指电动机)或者收入能量(指发电机)。外转子转动方式即以电机外体为旋转体,不同的方式方便了各种场合的应用。电机作的定转子在工作的过程中,因导体电阻以及漏磁等原因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的堆积会破坏电机线圈的绝缘性能,破坏轴承润滑,降低设备的可靠性,甚至造成电动机损坏。尤其是精密度要求更高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日趋小型化,但又要保证更高的性能,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同时就需要减少能量的损耗,降低机体的发热,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稳定。因此,本项目实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电机,降低电机产生的无用损耗,有效降低电机的发热,提高电机的寿命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电磁场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机的的效率,降低了电机的发热,提高电机的寿命和性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中,包括壳体、定子及转子,所述壳体内设有定子腔,所述定子腔内安装所述定子,所述定子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定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定子通道,各所述定子通道之间形成定子齿,各所述定子齿上绕设有电磁线,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槽道;所述定子中部开设有圆形的转子腔,所述转子插置于所述转子腔内,所述转子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子的外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及多个磁体,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孔上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转子铁芯上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匀分布有磁体槽,各所述磁体槽内对应插设有所述磁体。如上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中,所述定子为组合式结构,包括外围的定子外环和内部的定子内环,所述定子外环为一环形管状结构,所述定子内环外周缘分布有所述定子齿,其内周缘为连接各所述定子齿的管状结构的连接部,各所述定子齿的外侧端和定子外环的内侧壁之间过盈配合。如上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中,各所述槽道对应各所述定子齿的位置开设。如上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对应定子外环上的各所述槽道开设有第二槽道,所述槽道和第二槽道对应盖合形成定子外侧通道。如上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中,所述槽道和第二槽道均为圆弧槽。如上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中,所述圆弧槽横截面的弧线两端与所述定子外环的内侧壁的横截面边缘线之间形成两条分磁路,所述分磁路的宽度为所述定子齿的宽度的一半。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通过在定子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多个槽道,更有利于磁路从定子外侧走向内侧的定子齿,有效地降低了电磁场在原来定子外侧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机的效率,降低了电机的发热;进一步的,在定子的外侧壁开设槽道极大地提高了定子灌胶工序的效率,在定子灌胶过程中,环氧树脂是从定子的前端流向后端,开设槽道后环氧树脂不仅可以从电磁线的缝隙中流过,还可以从定子外侧的槽道处流过,使灌胶过程更加流畅,灌胶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本技术:1:定子11:定子通道12:定子齿13:槽道14:定子内环15:定子外环2:转子21:转子铁芯22:转轴23: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电磁场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机的的效率,降低了电机的发热,提高电机的寿命和性能。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壳体、定子1及转子2,所述壳体内设有定子腔,所述定子腔内安装所述定子1,所述定子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定子1顶部和底部的多个定子通道11,各所述定子通道11之间形成定子齿12,各所述定子齿12上绕设有电磁线,所述定子1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槽道13;所述定子1中部开设有圆形的转子腔,所述转子2插置于所述转子腔内,所述转子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子2的外径;所述转子2包括转子铁芯21、转轴22及多个磁体23,所述转子铁芯21的中心孔上设有所述转轴22,所述转子铁芯21上于所述转轴22的外侧均匀分布有磁体槽,各所述磁体槽内对应插设有所述磁体23。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在壳体内设置定子1和转子2,定子1上开设的多个定子通道11之间形成定子齿12,定子齿12上绕设有电磁线,转子2包括转子铁芯21、转轴22及多个磁体23,转子铁芯21的中心孔上设有转轴22,其外侧均匀分布的磁体槽内插设有磁体23,转子腔的内径大于转子2的外径,使得转子2能够顺畅地于转子腔内转动;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通过在定子1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多个槽道13,更有利于磁路从定子1外侧走向内侧的定子齿12,减少了磁力线从定子外侧壁上穿出发散出去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电磁场在原来定子1外侧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机的效率,降低了电机的发热;进一步的,在定子1的外侧壁开设槽道13极大地提高了定子1灌胶工序的效率,在定子1灌胶过程中,环氧树脂是从定子1的前端流向后端,开设槽道13后环氧树脂不仅可以从电磁线的缝隙中流过,还可以从定子1外侧的槽道13处流过,使灌胶过程更加流畅,灌胶更加充分。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子1为组合式结构,包括外围的定子外环15和内部的定子内环14,所述定子外环15为一环形管状结构,所述定子内环14外周缘分布有所述定子齿12,其内周缘为连接各所述定子齿12的管状结构的连接部,各所述定子齿12的外侧端和定子外环15的内侧壁之间过盈配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定子1包括外围的定子外环15和内部的定子内环14,定子内环14外周缘分布的定子齿12外侧端与环形管状结构的定子外环15的内侧壁之间过盈配合,使得定子外环15和定子内环14能够稳固地固定在一起;定子1采用组合式结构,便于从定子通道11的外侧于定子齿12上绕设电磁线,待电磁线线圈安装在所述定子齿上之后,再将定子内环14和定子外环15组合成整体的定子1,提高了电磁线的安装效率。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槽道13对应各所述定子齿12的位置开设。如图1所示,本技术通过在对应各定子齿12的位置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及转子,所述壳体内设有定子腔,所述定子腔内安装所述定子,所述定子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定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定子通道,各所述定子通道之间形成定子齿,各所述定子齿上绕设有电磁线,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槽道;/n所述定子中部开设有圆形的转子腔,所述转子插置于所述转子腔内,所述转子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子的外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及多个磁体,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孔上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转子铁芯上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匀分布有磁体槽,各所述磁体槽内对应插设有所述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及转子,所述壳体内设有定子腔,所述定子腔内安装所述定子,所述定子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定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定子通道,各所述定子通道之间形成定子齿,各所述定子齿上绕设有电磁线,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槽道;
所述定子中部开设有圆形的转子腔,所述转子插置于所述转子腔内,所述转子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子的外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及多个磁体,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孔上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转子铁芯上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匀分布有磁体槽,各所述磁体槽内对应插设有所述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组合式结构,包括外围的定子外环和内部的定子内环,所述定子外环为一环形管状结构,所述定子内环外周缘分布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六韬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