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97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包括金刚石粉绝缘管,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金刚石微粉替代部分白云石粉作为新型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地避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最终导致“放气炮”现象出现的问题,且金刚石为绝缘体,强度高,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稳定性好,该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具备高绝缘、高导热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且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即不会出现“放气炮”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
本技术涉及人造金刚石
,具体为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
技术介绍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也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自证实了金刚石是由纯碳组成的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人造金刚石的研究,只是通过高压研究和高压实验技术的进展,才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迅速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工艺行业。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合成生产普遍采用间接加热方式,间接加热的组装结构是在加热元件与石墨合成棒中间添加绝缘元件,常用绝缘元件的材质为白云石,其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即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被叶腊石密封在合成腔体内,当合成结束卸压时,高压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因外部压力减小而膨胀,当卸压速度过快时,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速度也加快,易于出现“放气炮”事故,对金刚石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同时现有的绝缘元件的尺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腔体的大小对自身的直径进行调节,即同一尺寸绝缘元件在安装时无法适配不同尺寸的加热腔体,降低了复合绝缘元件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具备高绝缘、高导热和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常用的绝缘元件的材质为白云石,其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即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被叶腊石密封在合成腔体内,当合成结束卸压时,高压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因外部压力减小而膨胀,当卸压速度过快时,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速度也加快,易于出现“放气炮”事故,对金刚石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包括金刚石粉绝缘管,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腔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安装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与金刚石粉绝缘管接触。优选的,所述伸缩结构包含有位于腔体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一,所述楔形块一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楔形块二,所述楔形块二远离楔形块一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楔形块二的顶部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含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横杆表面的左侧套设有滑套,所述横杆表面的右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楔形块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楔形块二的表面套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开设有与弹性结构相适配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楔形块一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环的顶部开设有与旋钮相适配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添加金刚石微粉替代部分白云石粉作为新型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地避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最终导致“放气炮”现象出现的问题,且金刚石为绝缘体,强度高,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稳定性好,该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具备高绝缘、高导热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且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即不会出现“放气炮”的现象,且随着金刚石微粉市场需求量的下降,金刚石微粉价格持续走低,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根据腔体的直径,灵活控制伸缩结构内腔中的元件伸出,能够紧紧的将金刚石粉绝缘管和固定罩置于加工腔体中,解决了常用的绝缘元件的材质为白云石,其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即高温高压条件下,部分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被叶腊石密封在合成腔体内,当合成结束卸压时,高压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因外部压力减小而膨胀,当卸压速度过快时,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速度也加快,易于出现“放气炮”事故,对金刚石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弹性结构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楔形块二回弹的作用,提高了楔形块二缩回壳体的内腔中,通过固定架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楔形块二进行支撑和导向的作用,通过导向杆的设置,起到了抑制楔形块一旋转的作用,提高了楔形块一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1、金刚石粉绝缘管;2、固定罩;3、安装环;4、腔体;5、伸缩结构;51、壳体;52、螺杆;53、螺纹套;54、楔形块一;55、楔形块二;56、弹性结构;561、横杆;562、挡板;563、滑套;564、弹簧;57、固定架;58、滑槽;59、导向杆;6、密封环;7、旋钮;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包括金刚石粉绝缘管1,金刚石粉绝缘管1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2,金刚石粉绝缘管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环3,安装环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腔体4,腔体4的内腔设置有伸缩结构5,伸缩结构5包含有位于腔体4内腔的壳体51,壳体5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52,螺杆5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3,螺纹套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一54,楔形块一5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楔形块二55,楔形块二55远离楔形块一54的一侧贯穿至壳体51的外侧,楔形块二55的顶部设置有弹性结构56,弹性结构56包含有与壳体51固定连接的横杆561,横杆56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62,横杆561表面的左侧套设有滑套563,横杆561表面的右侧套设有弹簧564,弹簧564的底部与楔形块二55固定连接,通过弹性结构56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楔形块二55回弹的作用,提高了楔形块二55缩回壳体51的内腔中,楔形块二55的表面套设有固定架57,固定架57的顶部开设有与弹性结构56相适配的滑槽58,通过固定架57和滑槽58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楔形块二55进行支撑和导向的作用,楔形块一54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导向杆59,导向杆59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壳体51固定连接,通过导向杆59的设置,起到了抑制楔形块一54旋转的作用,提高了楔形块一54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螺杆52的顶部贯穿至壳体5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旋钮7,旋钮7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安装环3的顶部开设有与旋钮7相适配的通孔,安装环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密封环6,密封环6的内壁与金刚石粉绝缘管1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包括金刚石粉绝缘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1)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2),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腔体(4),所述腔体(4)的内腔设置有伸缩结构(5),所述安装环(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密封环(6),所述密封环(6)的内壁与金刚石粉绝缘管(1)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包括金刚石粉绝缘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1)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2),所述金刚石粉绝缘管(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腔体(4),所述腔体(4)的内腔设置有伸缩结构(5),所述安装环(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密封环(6),所述密封环(6)的内壁与金刚石粉绝缘管(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5)包含有位于腔体(4)内腔的壳体(51),所述壳体(5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52),所述螺杆(5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3),所述螺纹套(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一(54),所述楔形块一(5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楔形块二(55),所述楔形块二(55)远离楔形块一(54)的一侧贯穿至壳体(5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合成用新型复合绝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二(55)的顶部设置有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忠陈卫民崔行宇何文嵩刘效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昌润钻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