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籍生专利>正文

节能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9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确切地说是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1),壶体(1)为空心结构,中间设有轴向上下贯通的过火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火筒(2)为腰鼓形结构,底端开口较大,上端和中间部分较细;过火筒(2)内壁靠近火焰处可装有水平排列的连通管(3),数量在一根以上,所述连通管(3)两端均与壶体(1)连通;或在过火筒(2)中间靠近火焰处设置挡火板(4);过火筒(2)上端口还可设有用于放置小型炊具的支脚(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热效率高,腰鼓形过火筒和水平连通管结构使火焰的热量损失大幅减少,节能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确切地说是一种节能水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03269726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烧水壶,其特点是在壶体的侧面有壶嘴,壶体上部有壶盖和提手,在壶底与壶体顶面之间分布有若干过火筒,壶底中部接有中心过火筒,中心过火筒的上口高出壶体顶面,并穿过壶盖的中心孔,在壶盖的中心孔上部连接有防火帽,壶体内的过火筒和中心过火筒均为锥形管。由于锥管状的过火筒对火焰的抽吸力比较大,过火筒内火焰上升的速度过快,造成过火筒内火焰的热能还没有完全利用就散失了,因此对能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更高、节能效果更好的节能水壶。该节能水壶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壶体为空心结构,中间设有轴向上下贯通的过火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火筒为腰鼓形结构,底端开口较大,上端和中间部分较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火筒内壁靠近火焰处可装有水平排列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两端均与壶体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过火筒中间靠近火焰处可设一挡火板,可迫使火焰沿过火筒内壁上升,使热量交换更加充分。所述过火筒上端口还可设支脚,可以放置小型炊具,利用空气余热加热食物。上述方案中的过火筒之所以选用腰鼓形结构,原因是为扩大热交换面积,减缓火焰上升的速度,延长热交换的时间,使火焰的热能被充分利用。而设置水平排列的连通管也是为扩大热交换面积,最大程度的利用热能。本技术设计新颖,热效率高,腰鼓形过火筒和水平连通管结构使火焰的热量损失大幅减少,节能效果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连通管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挡火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一种节能水壶,包括钢制壶体1,壶体1为空心结构,中间设有轴向上下贯通的过火筒2,过火筒2为腰鼓形结构,底端开口较大,上端和中间部分较细。过火筒2内壁靠近火焰处装有三根水平排列的钢制连通管3,内径约1.5厘米,连通管3两端均与壶体1连通。参见附图2,图中是本技术的一种派生结构,通过在过火筒2中间靠近火焰处,用支架固定一块钢制圆形挡火板,可迫使火焰沿过火筒2内壁上升,使热量交换更加充分。所述过火筒2上端口还可设支脚5,可以放置小型炊具,用于加热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1),壶体(1)为空心结构,中间设有轴向上下贯通的过火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火筒(2)为腰鼓形结构,底端开口较大,上端和中间部分较细。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1),壶体(1)为空心结构,中间设有轴向上下贯通的过火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火筒(2)为腰鼓形结构,底端开口较大,上端和中间部分较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过火筒(2)内壁靠近火焰处可装有水平排列的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籍生
申请(专利权)人:董籍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