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89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触控电极组,所述触控电极组叠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或者叠设在所述第二防护层之偏离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一面;所述触控电极通过胶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粘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模块,所述柔性显示模块通过粘胶固定在前面所述的超薄可折叠触摸屏的远离用户的一面。本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屏都具有厚度较薄的优点,产品的可折叠次数≥10万次,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可折叠次数,用户体验感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可折叠触摸屏,即可以将触摸屏经过一次、两次、三次或更多的折叠与展开,当用户使用时可以将可折叠触摸屏展开使用,使用完成后可将触摸屏折叠起来,进而缩小触摸屏的体积,便于携带。与传统的平面结构的触控面板相比,可折叠触摸屏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市场潜力巨大。为了提高可折叠触摸屏的表面硬度及强度,通常采用柔性单层CPI(ColorlessPolymide)薄膜结合单层柔性超薄玻璃UTG(UltraThinGlass)结构,或者双层的CPI薄膜结构,又或者双层的UTG材料,进一步的,与柔性触控功能层贴合在一起,形成可折叠触摸屏。上述柔性触控功能层通常包括单层或双层的柔性触控电极和柔性承载基材,导致可折叠触摸屏厚度较高,影响用户体验感,不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不利于产品的反复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目的在于解决可折叠触摸屏的厚度较厚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触控电极组,所述触控电极组叠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或者叠设在所述第二防护层之偏离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一面;所述触控电极组通过胶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粘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触控电极组,所述触控电极组叠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或者叠设在所述第二防护层之偏离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一面;所述触控电极组通过胶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粘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控电极组叠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时,所述触控电极组为第一触控电极,所述超薄可折叠触摸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层的任意一面的第二触控电极;当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叠设在一起时,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胶层以作为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组为单层触控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组按照距离所述第一防护层由近及远的顺序为依次重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中间绝缘层和第二触控电极。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超薄可折叠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涛梁剑新丁道军徐周
申请(专利权)人:星星触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