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85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光收发组件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光收发组件左侧固定安装有端口,所述光收发组件侧壁固定连接有引脚,所述引脚一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芯片,所述电路板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壳体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上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通过壳体内部多组固定结构的设置,能够对电路板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电路板的固定效果,继而避免了壳体晃动使电路板和电路板上的芯片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
本技术属于光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
技术介绍
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单纤双向即BiDi,是指在一根光纤里可以同时传输收发两个方向的光信号,而常规的光纤传输是单纤单向的,这样要实现双向的通信就需要两根光纤。相比较而言,单纤双向技术只使用一根光纤就完成了原来两根光纤才能完成的工作,将现有光纤的传输量提高了一倍,从而大大节省了光纤资源。光模块在携带过程中,容易进行晃动,而现有的光模块只对其内部的电路板进行基础的卡合,光模块晃动会带动电路板晃动,从而使电路板移动或从原位置掉落,继而影响电路板上的芯片移动或掉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光收发组件(3)和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所述光收发组件(3)左侧固定安装有端口(7),所述光收发组件(3)侧壁固定连接有引脚(8),所述引脚(8)一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芯片(10),所述电路板(9)侧壁开设有定位槽(12),所述下壳体(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9),所述下壳体(1)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卡扣(14),所述上壳体(2)侧壁开设有卡扣孔(1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光收发组件(3)和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所述光收发组件(3)左侧固定安装有端口(7),所述光收发组件(3)侧壁固定连接有引脚(8),所述引脚(8)一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芯片(10),所述电路板(9)侧壁开设有定位槽(12),所述下壳体(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9),所述下壳体(1)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卡扣(14),所述上壳体(2)侧壁开设有卡扣孔(15),所述上壳体(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芯片掉落的单纤双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芳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孚融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