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祖云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8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包括调节杆和气泵,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穿过外壳的上表面与推杆的上端相连接,且推杆的下端均被转轴的两端贯穿,并且转轴的两端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从动轮的内表面相连接,且从动轮位于主动轮的上方,并且主动轮的中间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该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该光纤切割装置通过电动机带动主动轮与从动轮相互咬合推动光纤管路向前移动,通过电动机的转动控制光纤管路的移动的长度,同时通过两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组合来保证光纤管路在装置内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方便对光纤管路进行切割,保证切割面与端面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常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传统的光纤切割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在切割时光纤容易出现晃动或移动现象,使得切割不合理,且位于工作台两端的光纤可能存在微小的翘起,导致在光纤切断位置处产生破碎或切断面角度变大等端面不良,使得光纤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光纤切割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晃动造成切割面破碎和切断面角度变大等端面不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包括调节杆和气泵,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穿过外壳的上表面与推杆的上端相连接,且推杆的下端均被转轴的两端贯穿,并且转轴的两端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包括调节杆(2)和气泵(1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的下端穿过外壳(1)的上表面与推杆(3)的上端相连接,且推杆(3)的下端均被转轴(4)的两端贯穿,并且转轴(4)的两端与外壳(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与从动轮(5)的内表面相连接,且从动轮(5)位于主动轮(6)的上方,并且主动轮(6)的中间与电动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端穿过第一链轮(8),且第一链轮(8)位于电动机(7)和主动轮(6)的中间,并且第一链轮(8)的外表面与链条(9)的一端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链条(9)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与第二链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生产用便于对光纤进行固定的等长切割装置,包括调节杆(2)和气泵(1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的下端穿过外壳(1)的上表面与推杆(3)的上端相连接,且推杆(3)的下端均被转轴(4)的两端贯穿,并且转轴(4)的两端与外壳(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与从动轮(5)的内表面相连接,且从动轮(5)位于主动轮(6)的上方,并且主动轮(6)的中间与电动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端穿过第一链轮(8),且第一链轮(8)位于电动机(7)和主动轮(6)的中间,并且第一链轮(8)的外表面与链条(9)的一端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链条(9)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与第二链轮(10)的外表面相连接,且第二链轮(10)的中间被转轴(4)穿过,并且转轴(4)的一端贯穿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位于第二链轮(10)的一侧,且主动轮(6)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5),所述气泵(11)的下表面与外壳(1)的内部上表面相连接,且外壳(1)的内部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气缸(12),并且第一气缸(12)位于气泵(11)的右端,所述第一气缸(12)的末端固定有切割刀(13),且切割刀(13)穿过隔板(14)位于下盖板(15)的中间,并且隔板(14)的末端与外壳(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隔板(14)的上表面安装有下盖板(15),且下盖板(15)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板(16),并且上盖板(16)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一侧与滑轨(18)的内部相连接,且滑轨(18)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相连接,并且固定块(17)的上端与弹簧(20)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弹簧(20)的上端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祖云
申请(专利权)人:程祖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