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内镀金膜的光纤法-珀温度增敏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
,具体涉及一种腔内镀金膜的光纤法-珀温度增敏传感器。
技术介绍
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多项优点,近年来各种光纤温度传感器被开发与应用。光纤法-珀传感器作为一种干涉型的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稳定性好、耐受恶劣工作环境的优点,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快速发展。制作光纤法-珀腔的方法包括飞秒激光加工光纤反射面、不同光纤熔接、光纤光栅串联、纤内镀膜、微加工等。当两个法-珀腔级联在一起时,会产生游标效应,传感器的灵敏度会有较大的提高。2019年刘燕燕等人设计了一种分离型光纤传感增敏结构,并联连接两个腔长相近的法布里-珀罗(F-P)腔,实验结果表明,增敏结构的压强灵敏度值由单F-P结构的4.85nm/MPa提高到43.95nm/MPa,温度灵敏度由单F-P腔的0.0675nm/℃提高至0.40364nm/℃;2017年HaeYoungChoi等人采用传统的电弧放电技术,利用空心光子晶体光纤和传统单模光纤制作了光纤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内镀金膜的光纤法-珀温度增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如下:/n(1)取三段单模光纤,光纤一、光纤二和光纤三,光纤一的两个端面分别是A面和B面,光纤二的两个端面分别为C面和D面,光纤三的两个端面分别为E和F面;/n(2)分别对所述光纤一、光纤二和光纤三的两个端面进行切平处理,切割角度不大于3°;/n(3)分别对所述B面、E面和F面进行镀镍,镀镍完成后,分别对所述B面、E面和F面进行镀金膜,将端面反射率控制在45%-55%;/n(4)进行镀金膜处理后,将所述光纤一的B面与光纤二的C面进行熔接,将所述光纤二的D面与光纤三的E面进行熔接;/n所述镍的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内镀金膜的光纤法-珀温度增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取三段单模光纤,光纤一、光纤二和光纤三,光纤一的两个端面分别是A面和B面,光纤二的两个端面分别为C面和D面,光纤三的两个端面分别为E和F面;
(2)分别对所述光纤一、光纤二和光纤三的两个端面进行切平处理,切割角度不大于3°;
(3)分别对所述B面、E面和F面进行镀镍,镀镍完成后,分别对所述B面、E面和F面进行镀金膜,将端面反射率控制在45%-55%;
(4)进行镀金膜处理后,将所述光纤一的B面与光纤二的C面进行熔接,将所述光纤二的D面与光纤三的E面进行熔接;
所述镍的镀层厚度为5nm,所述金膜的厚度为1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和所述镀金膜通过溅射镀膜仪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的镀膜时间为5s。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连庆,任越,张钰民,何巍,李红,张雯,董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