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75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包括升降座、下座板、浮动接头、至少两根竖直丝杆、至少一个上密封头和至少一个下密封头,每个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安装一个储液器,每个上密封头通过一旋转接头与升降座连接,每个下密封头通过一旋转座板与下座板连接,旋转座板通过轴承和旋转轴连接在下座板上,每个旋转轴底部安装一个链轮,所有链轮通过一链条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链条的转动来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的转动带动旋转轴和旋转座板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的储液器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检测过程中,被检测工件在泄漏观察水槽中可以旋转至少180度,实现一人即可对工件两面观察的目的,可以节省人员,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液器泄漏水检设备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
技术介绍
储液器泄漏水检设备是空调制冷行业储液器总成(含汽液分离器总成、消音器总成等)生产的关键设备,用于储液器总成等的密封性(泄漏)检测。市场上该设备大致可分为旋转转盘和固定台式两种形式:旋转转盘设备一般配置有12-20个工位,各工位旋转进入上下工件区域、助焊剂清洗水槽、泄漏观察水槽、浸防锈液水槽等循环工作;固定台式设备配置有2-8个工位和一个泄漏观察水槽。一般情况下,设备泄漏水检的工作方式为:人工将储液器在工位夹具中装夹固定并密封储液器进出气口,测试系统向储液器内部充入约5MPa的测试气体(氮气或压缩空气),上下升降装置带动夹具和储液器进入“泄漏观察水槽”,该水槽正面和背面均有透明玻璃,可以人工观察水中储液器各焊缝处“有无气泡逸出”,用以判断被测储液器“是否泄漏”。为了全面准确判定被检测储液器是否有泄漏,目前的生产方式是在泄漏观察水槽正面和背面各设置一个观察人员,以避免漏检和错判;还有采用在水槽背面放置一面镜子,使正面的观察人员通过镜子的反射看到储液器背面的情况。设备现有各工位夹具一般采用固定式夹具(如图1所示),每个工位夹具可以装夹两个储液器,储液器采用人工装夹,先将下密封头装在储液器出气管口上,再将弯管放入弯管尼龙保护座,然后拉下快速夹使上密封头套入进气管口并锁紧。上下密封头均采用“O”形圈自密封方式,其中上密封头有测试气体的进排气口。一般情况下,更换储液器品种时,需相应更换上下密封头和弯管尼龙保护座;调整下座板以适应不同高度,调整下密封头挡板位置以适应不同弯管长度。现有技术的缺点:①需要两个观察人员,分别观察工件的正面和背面。②旋转转盘形式的设备工作时,背面的观察人员须在设备内部,因内部空间狭小,且工作区域内有加热水(水温约60℃),所以背面观察人员工作环境极差,并且因为空间封闭,人很容易困倦瞌睡,而管理人员又不易发现,造成漏检的可能性较大。③在水槽背面放置镜子的方式,因为镜子离正面观察人员距离较远,并且镜子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污染,清理也比较麻烦,观察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④一个工位两个人员,职责难以区分,不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在检测过程中,被检测工件(储液器)或者工位夹具在泄漏观察水槽中可以旋转至少180度,从而可以取消背面观察人员,让在正面的泄漏观察人员即可以看到工件的正面,也可以看到工件的背面,实现一人即可对工件两面观察的目的,不仅可以节省人员,降低检测成本,还能保证检测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的工件旋转式夹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包括升降座、下座板、安装在升降座顶部的浮动接头、连接升降座和下座板的至少两根竖直丝杆以及安装在升降座底部的至少一个上密封头和安装在下座板顶部的至少一个下密封头,每个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安装一个储液器,每个上密封头通过一旋转接头与升降座连接,每个下密封头通过一旋转座板与下座板连接,所述旋转座板通过轴承和旋转轴连接在下座板上,每个旋转轴底部安装一个链轮,所有链轮通过一链条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链条的转动来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的转动带动旋转轴和旋转座板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的储液器旋转。本技术在检测过程中,被检测工件(储液器)或者工位夹具在泄漏观察水槽中可以旋转至少180度,从而可以取消背面观察人员,让在正面的泄漏观察人员即可以看到工件的正面,也可以看到工件的背面,实现一人即可对工件两面观察的目的,不仅可以节省人员,降低检测成本,还能保证检测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优选地,所述上密封头、下密封头、旋转座板、旋转轴和链轮的数量均为两个,在链条上固定了一个换位推杆,通过推动换位推杆带动链条正反转转动,链条转动带动链轮、旋转轴和旋转座板正反转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两个上密封头和两个下密封头之间的两个储液器实现正反180度的旋转。该种结构方便推动链条转动,从而方便储液器旋转。优选地,所述升降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快速夹,每个旋转接头安装在一个快速夹上,每个旋转座板上均设有配合下密封头的弯管尼龙保护座。该种结构方便旋转接头和上密封头的安装,同时可以很好的保护储液器上的弯管尼龙。优选地,每个旋转座板的底部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相互对称设置在旋转座板的底部两侧,所述下座板上设有两个定位槽,每个旋转座板对应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设有定位钢珠,所述弹簧将定位钢珠顶压在旋转座板的底部,使旋转座板处于轻约束状态而保持位置相对固定。优选地,所述旋转座板上还设有配合下密封头的下密封头挡板和配合下密封头挡板的下密封头挡板调整板,所述换位推杆上设有U形推板。该种结构方便下密封头的安装,确保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竖直丝杆为不锈钢丝杆,所述链轮为不锈钢链轮,所述链条为不锈钢链条,所述轴承为推力轴承。该种结构确保其整体强度和旋转轴的旋转稳定性。本技术在检测过程中,被检测工件(储液器)或者工位夹具在泄漏观察水槽中可以旋转至少180度,从而可以取消背面观察人员,让在正面的泄漏观察人员即可以看到工件的正面,也可以看到工件的背面,实现一人即可对工件两面观察的目的,不仅可以节省人员,降低检测成本,还能保证检测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座,2.下座板,3.浮动接头,4.竖直丝杆,5.上密封头,6.下密封头,7.旋转接头,8.旋转座板,9.旋转轴,10.轴承,11.链轮,12.链条,13.储液器,14.换位推杆,15.快速夹,16.弯管尼龙保护座,17.定位孔,18.定位槽,19.弹簧,20.定位钢珠,21.下密封头挡板,22.下密封头挡板调整板,23.U形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2-4所示,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包括升降座1、下座板2、安装在升降座1顶部的浮动接头3、连接升降座1和下座板2的两根竖直丝杆4以及安装在升降座1底部的两个上密封头5和安装在下座板2顶部的两个下密封头6,每个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安装一个储液器13,每个上密封头通过一旋转接头7与升降座1连接,每个下密封头通过一旋转座板8与下座板2连接,旋转座板8通过轴承10和旋转轴9连接在下座板2上,每个旋转轴底部安装一个链轮11,所有链轮通过一链条12连接在一起。在链条12上固定了一个换位推杆14,通过推动换位推杆14带动链条12正反转转动,链条12转动带动链轮11、旋转轴9和旋转座板8正反转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两个上密封头和两个下密封头之间的两个储液器实现正反180度的旋转。升降座1的底部设有两个快速夹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包括升降座、下座板、安装在升降座顶部的浮动接头、连接升降座和下座板的至少两根竖直丝杆以及安装在升降座底部的至少一个上密封头和安装在下座板顶部的至少一个下密封头,其特征在于:每个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安装一个储液器,每个上密封头通过一旋转接头与升降座连接,每个下密封头通过一旋转座板与下座板连接,所述旋转座板通过轴承和旋转轴连接在下座板上,每个旋转轴底部安装一个链轮,所有链轮通过一链条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链条的转动来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的转动带动旋转轴和旋转座板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的储液器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包括升降座、下座板、安装在升降座顶部的浮动接头、连接升降座和下座板的至少两根竖直丝杆以及安装在升降座底部的至少一个上密封头和安装在下座板顶部的至少一个下密封头,其特征在于:每个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安装一个储液器,每个上密封头通过一旋转接头与升降座连接,每个下密封头通过一旋转座板与下座板连接,所述旋转座板通过轴承和旋转轴连接在下座板上,每个旋转轴底部安装一个链轮,所有链轮通过一链条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链条的转动来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的转动带动旋转轴和旋转座板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上密封头和下密封头之间的储液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旋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头、下密封头、旋转座板、旋转轴和链轮的数量均为两个,在链条上固定了一个换位推杆,通过推动换位推杆带动链条正反转转动,链条转动带动链轮、旋转轴和旋转座板正反转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两个上密封头和两个下密封头之间的两个储液器实现正反180度的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哲斌叶競顾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瀚久科技有限公司顾旭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