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53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3
自动进样器包括:注入端口,用于将样品供给至分析装置;针,选取收容于小瓶的样品以及将样品注入至注入端口;清洗单元,对针进行清洗;以及排气风扇。清洗单元包括:清洗容器,收容清洗液,并且插入针;以及单元本体,包括收容清洗容器并且接收从清洗容器溢出的清洗液的空间、以及用于将空间内的气体排出至清洗单元的外部的单元排气通道。单元本体包括针出入于清洗容器时所穿过的单元开口。自动进样器包括:边界部,划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配置注入端口、针及单元开口,所述第二区域配置排气风扇;以及排气区域,经由设置于边界部的排气开口与单元排气通道连接,借由排气风扇的负压,而使从空间排出的气体流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进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分析装置供给作为分析对象的样品的自动进样器(autosampler)。
技术介绍
有一种用于液相色谱仪(liquidchromatograph)等分析装置的自动进样器。自动进样器所包括的针(needle)是从收容有作为分析对象的样品的小瓶中选取样品,将经选取的样品注入至液相色谱仪的分析流路。自动进样器能够将收容于多个小瓶的样品连续地供给至液相色谱仪的分析流路。通过自动进样器将样品供给至分析流路之后,有时样品的一部分会残留于自动进样器的针上。例如,通过样品吸附于针,而使得样品残留于针上。吸附于针上的残留样品在下一个样品的供给工序中,有时会混入于供给至分析流路的样品中。所混入的残留样品会对液相色谱仪中的分析结果造成影响。例如,所混入的残留样品的成分在下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中,作为微小峰值(peak)而出现。所述现象被称为残留(carry-over)。作为自动进样器的性能,要求残留尽可能地小。作为残留的对策,是在样品的抽吸工序的前后的时间点,进行针的清洗。针的清洗可通过将针插入至充满了清洗液的冲洗端口(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进样器,对分析装置供给样品,所述自动进样器包括:/n注入端口,用于将分析对象的样品供给至分析装置;/n针,选取收容于小瓶的分析对象的样品,并且将分析对象的样品注入至所述注入端口;/n清洗单元,对所述针进行清洗;以及/n排气风扇;并且/n所述清洗单元包括:/n清洗容器,收容清洗液,并且在所收容的清洗液内插入需要清洗的针;以及/n单元本体,包括收容所述清洗容器并且接收从所述清洗容器溢出的清洗液的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空间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清洗单元的外部的单元排气通道;/n所述单元本体包括:/n单元开口,所述针出入于所述清洗容器时穿过;/n所述自动进样器还包括:/n边界部,划分第一区域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动进样器,对分析装置供给样品,所述自动进样器包括:
注入端口,用于将分析对象的样品供给至分析装置;
针,选取收容于小瓶的分析对象的样品,并且将分析对象的样品注入至所述注入端口;
清洗单元,对所述针进行清洗;以及
排气风扇;并且
所述清洗单元包括:
清洗容器,收容清洗液,并且在所收容的清洗液内插入需要清洗的针;以及
单元本体,包括收容所述清洗容器并且接收从所述清洗容器溢出的清洗液的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空间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清洗单元的外部的单元排气通道;
所述单元本体包括:
单元开口,所述针出入于所述清洗容器时穿过;
所述自动进样器还包括:
边界部,划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配置所述注入端口、所述针及所述单元开口,第二区域配置所述排气风扇;以及
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排气区域,经由设置于所述边界部的排气开口与所述单元排气通道连接,借由所述排气风扇的负压,而使从所述空间排出的气体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其中
所述单元本体包括将所述空间与所述单元排气通道隔开的隔壁,
经由设置于所述隔壁的隔壁开口,将所述空间内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翔太郎井上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