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52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包括:外圈,形成有中空,并且具有沿着内周面以中心方向凸出的凸出部和通过所述凸出部形成的第一滚珠接触部及第二滚珠接触部;内圈,在外周面具有第三滚珠接触部,通过插入结合于所述中空形成第一轨道部及第二轨道部;及至少一个的轴承滚珠,布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其中,所述轴承滚珠在所述第一轨道部及所述第二轨道部布置成多列,并且构成为与各自的所述滚珠接触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承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组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如下的轴承组件:通过外圈及内圈形成的多列滚珠轨道部由笔直或弯曲的结构构成,无需另外的底切面,并且使轴承滚珠以与所述滚珠轨道部点或者线接触而进行滚动,进而容易分散负载,并提高尺寸精确度和易制造性。
技术介绍
轴承组件是指将正在旋转的物体的轴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并起到支撑轴的自重和施加于轴的负载的同时旋转轴的作用的机械元素。通常,轴承组件包括:与轴结合的内圈(innerring)、与外壳结合的外圈(outerring)及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做滚动动作的滚动部件(rollingelement)。此时,根据现有技术,在内圈和外圈的轨道部形成有放置滚动部件的底切面,滚动部件构成为在所述底切面内进行旋转运动。即,在制作轴承组件时,追加要求加工在内圈和外圈放置滚动部件的底切面形状的工艺,因此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增加。另外,由于滚动部件与内圈和外圈的底切面接触的同时固定结合,因此不容易吸收轴承组件的宽度方向W的活动,据此存在降低轴承组件的尺寸精确度及适用轴承组件的家电产品内部尺寸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组件,包括:/n外圈,形成有中空,并且具有沿着内周面朝中心方向凸出的凸出部和由所述凸出部而区分的第一滚珠接触部及第二滚珠接触部;/n内圈,在外周面具有第三滚珠接触部,通过插入结合于所述中空而形成第一轨道部及第二轨道部;及/n至少一个的轴承滚珠,布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n其中,所述轴承滚珠在所述第一轨道部及所述第二轨道部布置成多列,并且构成为与各自的所述滚珠接触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924 KR 10-2019-01176761.一种轴承组件,包括:
外圈,形成有中空,并且具有沿着内周面朝中心方向凸出的凸出部和由所述凸出部而区分的第一滚珠接触部及第二滚珠接触部;
内圈,在外周面具有第三滚珠接触部,通过插入结合于所述中空而形成第一轨道部及第二轨道部;及
至少一个的轴承滚珠,布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
其中,所述轴承滚珠在所述第一轨道部及所述第二轨道部布置成多列,并且构成为与各自的所述滚珠接触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圈的所述第一滚珠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面部及第二接触面部,所述轴承滚珠点接触于所述第一接触面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圈的所述第二滚珠接触部具有第三接触面部及第四接触面部,所述轴承滚珠点接触于所述第三接触面部及所述第四接触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圈的所述第三滚珠接触部具有第五接触面部及第六接触面部,所述轴承滚珠点接触于所述第五接触面部及所述第六接触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会李露熙金洗鍊
申请(专利权)人:世客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