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手术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45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2
骨手术用工具(1)具备:主体部(2),其为筒状,具有在主体部(2)的长边方向上贯通主体部(2)且供棒状部件插入的贯通孔(2a);在长边方向上从主体部(2)的一端空出间隔地配置并在长边方向上与主体部(2)的一端对置的接受部(3);以及连结主体部(2)和接受部(3)的钩状的支柱(4),接受部(3)接受贯通主体部(2)的贯通孔(2a)的棒状部件的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骨手术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手术用工具。
技术介绍
以膝盖的变形性关节症的症状的改善为目的,进行骨切除手术,在骨切除手术的手术方式之一有DTO(Distal-tuberosityosteotomy)。图12A说明DTO以及一般性的HTO(胫骨高位截骨术)。DTO在相对于粗面部的骨切除的位置中与HTO不同,在DTO中,在比粗面部远的位置上进行骨切除。如图12B所示,在DTO中,在膝盖可动时通过附着于胫骨附近的骨片的膝盖腱拉伸粗面部,对粗面部施加离开方向的负载。为了抑制对粗面部的负载,在胫骨的远位骨片上从前方向后方拧紧粗面部是重要的。由于在胫骨的后方上存在神经以及血管等,因此在胫骨中向适当的方向插入螺钉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方向上通过钻头制作下孔。在由钻头进行的下孔的制作中使用钻头导向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886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8689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钻头导向件的情况下,贯通骨骼的钻头的前端相对于周围的组织露出。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专利技术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贯通骨骼的钻头的前端相对于周围的组织露出的骨手术用工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是骨手术用工具,具备:主体部,其为筒状,具有在该主体部的长边方向上贯通该主体部并供棒状部件插入的贯通孔;接受部,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从该主体部的一端空出间隔地配置,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一端对置;以及连结上述主体部和上述接受部的钩状的支柱,上述接受部接受贯通上述主体部的上述贯通孔的上述棒状部件的一端。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起到防止贯通骨骼的钻头的前端相对于周围的组织露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一例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骨手术用工具的其他示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骨手术用工具的其他示例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骨手术用工具的其他示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例的图。图6A是设置防滑件的接受面的立体图。图6B是设置突起的接受面的立体图。图6C是设置凹部的接受面的立体图。图7A是在棒部上设置骨把持部的骨手术用工具的整体结构图。图7B是表示图7A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例的图。图8是设置目视确认部的接受部的侧视图。图9A是说明作为植入导向件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图。图9B是说明作为植入导向件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图。图10A是说明作为临时固定用导向件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图。图10B是说明作为临时固定用导向件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图。图10C是说明作为临时固定用导向件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图。图11是说明作为压迫工具的骨手术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图。图12A是说明HTO以及DOT的图。图12B是在DTO中说明膝盖的动作与对粗面部施加的负载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骨手术用工具1参照附图进行说明。骨手术用工具1是使用于将螺钉或销等的植入件插入骨A中的手术、对在骨A中开植入用的下孔的钻头(棒状部件)进行引导的钻头导向件。如图1所示,骨手术用工具1具备引导钻头的棒部(主体部)2、在棒部2的长边方向上与棒部2的前端对置并接受钻头的前端的接受部3、连结棒部2与接受部3的钩状的支柱4。棒部2以及接受部3配置于骨A的径向两侧,在径向上把持骨A。并且,通过插入棒部2内的钻头而在骨A的径向上制作下孔。棒部2是直线状地延伸的圆筒状,具有在棒部2的长边方向上贯通并供钻头插入的贯通孔2a。贯通孔2a的直径比钻头的外径稍大,例如是1.6mm至7mm。在贯通孔2a内,钻头沿贯通孔2a的中心轴在棒部2的长边方向上被引导。钻头可以是骨的穿孔用的市售的钻头。或者,骨手术用工具1可以具备适于棒部2以及接受部3的专用钻头。棒部2的环状的前端面在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具有凹陷,在凹陷之间形成向接受部3突出的尖端2b。通过尖端2b能更稳定地把持骨A,在由钻头进行的下孔制作时能够抑制钻头的抖动。代替尖端2b,可以在棒部2的前端设置向接受部3突出的突起。接受部3是与贯通孔2a的中心轴的延长线正交的板状的部件,在从棒部2的前端沿棒部2的长边方向空出间隔的位置上配置。接受部3的棒部2侧的面是与棒部2的前端中的贯通孔2a的开口对置的接受面3a。接受部3在接受面3a接受贯通贯通孔2a并从棒部2的前端突出的钻头的前端。接受面3a可以是平坦面,也可以是沿骨A的表面形状的曲面。在沿贯通孔2a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中,接受部3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优选与棒状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径向的接受部3的外形尺寸比上述径向的钻头的外形尺寸大。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接受部3可靠地接受钻头的前端,并且能够准确地防止贯通骨A的钻头的前端相对于骨A周围的组织露出。在该情况下,钻头可以作为骨手术用工具1的一部件而提供。径向的接受部3的外形尺寸可以与径向的棒部2的外形尺寸相同。根据该结构,在从棒部2的基端侧观察骨手术用工具1时,能够通过X射线观察装置等确认体内的接受部3的设置位置。支柱4以大致U字状或大致C字状弯曲,以包围骨A的大致半周的方式配置于骨A的径向外侧。棒部2能够在棒部2的长边方向上移动地被支撑于支柱4的一端,接受部3被固定于支柱4的另一端。考虑用于向体内插入骨手术用工具1的皮肤切开的宽度,上述径向中的贯通孔2a的中心轴与支柱4之间的距离D优选15mm至70mm左右。在支柱4的一端设置能够在棒部2的长边方向上移动地支撑棒部2的圆筒状的支撑部4a。支撑部4a是在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的阴螺纹。在棒部2的圆筒状的外周面上设置与阴螺纹连结的阳螺纹2c。通过绕棒部2的长边轴的棒部2的旋转,棒部2向接近接受部3的方向移动,通过棒部2的反向旋转,棒部2向从接受部3离开的方向移动。另外,在棒部2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棒部2相对于支柱4在长边方向上被定位,棒部2的前端与接受部3之间的距离被固定。因此,根据骨A的粗度调整棒部2的前端与接受面3a之间的距离,通过棒2以及接受部3能够稳固地把持多种粗度的骨A。图2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骨手术用工具1的其他示例。在图2的示例中,棒部2的外周面以及支撑部4a的内周面各自光滑,支撑部4a可沿长边方向平滑地移动地支撑棒部2。在支柱4上设置用于相对于支撑部4a暂时性地固定棒部2的限制器4b。限制器4b是在径向上从支撑部4a的外侧向内侧贯通的捏手螺钉、例如蝶形螺钉。通过捏手螺钉4b的旋转相对于支撑部4a固定棒部2,通过蝶形螺钉4b的反向旋转解除相对于支撑部4a的棒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手术用工具,其特征在于,/n具备:/n主体部,其为筒状,具有在该主体部的长边方向上贯通该主体部且供棒状部件插入的贯通孔;/n接受部,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从该主体部的一端空出间隔地配置,且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一端对置;以及/n钩状的支柱,其连结上述主体部和上述接受部,/n上述接受部接受贯通上述主体部的上述贯通孔的上述棒状部件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1 US 62/734,5771.一种骨手术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主体部,其为筒状,具有在该主体部的长边方向上贯通该主体部且供棒状部件插入的贯通孔;
接受部,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从该主体部的一端空出间隔地配置,且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一端对置;以及
钩状的支柱,其连结上述主体部和上述接受部,
上述接受部接受贯通上述主体部的上述贯通孔的上述棒状部件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手术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部在上述一端具有骨把持面,
该骨把持面向与上述接受部相反侧凹陷,沿在上述接受部与上述骨把持面之间被把持的骨的表面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手术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柱以能够在上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山武德横山靖治黑田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泰尔茂生物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