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339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软件定义网络和边缘计算体系结构,构建基于“云‑边‑端”的网络架构;对基于“云‑边‑端”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分区,计算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在无线通信网络正常通信的情况下,根据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进行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调节;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节点到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构建数据动态能耗调节方案。通过考虑终端节点到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计算通信数据能量消耗,并根据能耗高低重新规划通信路径,实现无线通信网络以较低能耗及时延进行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云计算的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及高性比,使得云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例如AR、VR、高清视频及实时服务的兴起,集中式云计算架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云服务器通常部署在远离最终用户的位置,并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云计算网络带宽将严重不足,并且健壮性较差,因此,云计算网络架构难以满足用户对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服务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新颖的无线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接入设备数据海量增加,随着各种接入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加,服务类型也必须与之同步升级,在物联网“深度感知、互通互联、智慧处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增强现实等应用需求下,传统的“智能终端-互联网-云计算中心”的服务架构难以适应延迟敏感的应用的需求。因此,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Computing,MEC)技术提供在邻近移动终端的无线接入网络基站提供信息服务和云计算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软件定义网络和边缘计算体系结构,构建基于“云-边-端”的网络架构;/n对基于“云-边-端”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分区,计算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n在无线通信网络正常通信的情况下,根据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进行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调节;/n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节点到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构建数据动态能耗调节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软件定义网络和边缘计算体系结构,构建基于“云-边-端”的网络架构;
对基于“云-边-端”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分区,计算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
在无线通信网络正常通信的情况下,根据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进行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调节;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节点到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接入节点路径的动态能耗,构建数据动态能耗调节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节点包括:普通节点、分区节点;其中,在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支持下,对网络中的终端节点进行划分,利用分簇机制选择终端节点中的部分节点作为分区节点,数据通过分区节点进行转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终端节点与边缘计算接入节点之间的距离、终端节点的剩余能量进行分区划分,计算分区内所有终端节点的能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分区内终端节点传输长度为l的能耗:



其中,lr、lf分别表示分区节点i中分区节点汇聚分区内数据的长度和融合转发其它分区数据的长度,lj表示普通终端节点发送给分区节点的数据长度,di表示分区节点i距离下一跳的分区节点距离,dj表示普通终端节点到分区节点的距离,εfs分别表示信号在自由空间传播的信号衰落系数,εfs和εmp分别是信号的自由空间传播衰减系数和多径传播衰减系数,Pr为接收单位字节数据的能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端”通信架构的动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DN架构的无线通信网络,数据前向传输路径不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陶静刘世栋邢宁哲郭少勇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