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56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属于实时嵌入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加入距离控制因子和轮次能耗因子来判断节点是否能够成为簇头;其次设置成簇评估函数判断簇头所在簇群是否可以成簇,同时设置副簇头均衡簇头数据转发的能耗压力;最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加入权重因子综合选择中继节点采用多跳方式完成信息交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算法相比于LEACH算法、LEACH‑C算法,对网络能耗的均衡和生命时长的延长效果都有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属于实时嵌入式

技术介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多个传感器节点无规律散落在某个空间内,进而实现信息的交互功能的网络体系。节点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数据转发,最后将数据传到基站,完成整个网络的通信工作。在各个传感器节点通信的过程中,节点能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大部分需要感知的环境都较为恶劣,并且传感器是由嵌入在其中的微型电池提供,一旦电池能量耗尽,就导致节点失效。若要精确定位并替换新的传感器节点,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要采用节能的分簇多跳机制,然后通过优化的LEACH算法实现节点能耗均衡,以达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用来判断节点是否能够成为簇头节点,其次设置成簇评估函数判断簇头所在簇群是否可以成簇,同时设置副簇头节点均衡簇头节点的能耗压力,降低簇头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其特征在于:/nStep1:计算节点的轮次能耗、剩余能量,节点之间的距离、节点到基站的距离构造距离控制因子和轮次能耗因子;/nStep2:根据簇头评估函数和新的阈值函数判断簇头选择;/nStep3:选举簇头完成后,普通节点自行进入到某个簇中,成为簇内成员节点;/nStep4:在簇群内设置副簇头节点均衡簇头的数据转发能耗;/nStep5:在数据转发阶段根据多种因子综合选择中继节点,形成最优传输路径,将数据传递给基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其特征在于:
Step1:计算节点的轮次能耗、剩余能量,节点之间的距离、节点到基站的距离构造距离控制因子和轮次能耗因子;
Step2:根据簇头评估函数和新的阈值函数判断簇头选择;
Step3:选举簇头完成后,普通节点自行进入到某个簇中,成为簇内成员节点;
Step4:在簇群内设置副簇头节点均衡簇头的数据转发能耗;
Step5:在数据转发阶段根据多种因子综合选择中继节点,形成最优传输路径,将数据传递给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次能耗因子和距离控制因子分别指的是综合考虑节点在前r-1轮的消耗和节点之间的距离、节点到基站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优化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ep1节点的轮次能耗、剩余能量计算及距离控制因子和轮次能耗因子构造,step2中簇头选择,step3中成簇,step4中设置副簇头节点,以及step4中数据传输五个步骤中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剩余能量都通过基站实时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胡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