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侦查灭火机器人中摄像头的防护减振装置
本技术属于远程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侦查灭火机器人中摄像头的防护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化工厂、核电厂发生爆炸、泄漏等突发性事故常常发生,由于地形恶劣、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危险区域范围大,一般先采用机器人进行前期的内部环境侦查,并通过机器人上的远程监控设备将火灾内部环境反馈回主控中心,救灾人员在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指定,现有的火灾侦查机器人为了起到更好的侦查作用,着重增加其灵活性和机动性,为了适应于建筑中复杂的地势环境,侦查机器人的高度一般保持在50-80cm之间,为了保护摄像装置不会被火场中高处的燃烧物砸坏,一般在摄像头上安装一个保护罩,但是现有的保护罩都是固接在观察平台上,属于刚性连接,重物在下落后的冲量以及撞击在保护罩后的产生的振幅也会由保护罩逐一传递给观察平台以及,安装在观察平台上摄像装置以及观察平台的支撑装置也都会间接收到振动影响,由于侦查机器人的设计需要(本身较小且就有较高灵活性和机动性),这种振幅会影响机器人的内部的连接关系,而且也会使机器人中的最为重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侦查灭火机器人中摄像头的防护减振装置,所述防护减振装置安装在侦查灭火机器人的观测平台(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减振装置包括调节板(2)、防护罩(3)、底部固定板(7)、四个支撑柱组件(4)和四个菱形减振单元(5);/n所述观测平台(6)的顶部加工有矩形空腔,底部固定板(7)设置在矩形空腔的底部,且底部固定板(7)与观测平台(6)固定连接,调节板(2)设置在底部固定板(7)的正上方,且调节板(2)的上表面与矩形空腔的开口端位于同一平面,调节板(2)与底部固定板(7)之间设有四个支撑柱组件(4)和四个菱形减振单元(5),四个支撑柱组件(4)均匀分布底部固定板(7)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侦查灭火机器人中摄像头的防护减振装置,所述防护减振装置安装在侦查灭火机器人的观测平台(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减振装置包括调节板(2)、防护罩(3)、底部固定板(7)、四个支撑柱组件(4)和四个菱形减振单元(5);
所述观测平台(6)的顶部加工有矩形空腔,底部固定板(7)设置在矩形空腔的底部,且底部固定板(7)与观测平台(6)固定连接,调节板(2)设置在底部固定板(7)的正上方,且调节板(2)的上表面与矩形空腔的开口端位于同一平面,调节板(2)与底部固定板(7)之间设有四个支撑柱组件(4)和四个菱形减振单元(5),四个支撑柱组件(4)均匀分布底部固定板(7)的四角处,每个支撑柱组件(4)的底端与底部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柱组件(4)的顶端与调节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四个菱形减振单元(5)沿周向等距分布在节板(2)与底部固定板(7)之间,每个菱形减振单元(5)的底端与底部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菱形减振单元(5)顶端与调节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罩(3)设置在调节板(2)的上表面上,且防护罩(3)与调节板(2)固定连接,摄像头(1)设置在防护罩(3)中,且摄像头(1)的底部与调节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侦查灭火机器人中摄像头的防护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的顶部沿摄像头(1)的前面至后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侦查灭火机器人中摄像头的防护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组件(4)包括顶部圆柱(41)、刚度弹簧(42)和底部圆柱(43),顶部圆柱(41)、刚度弹簧(42)和底部圆柱(4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底部圆柱(43)的一端与底部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春,王琪森,刘道森,乔志博,王野,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