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14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机油滤清器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芯体用密封胶的污染和失效,及芯体自身易腐蚀生锈和回收率低的问题。本芯体结构包括中心管、外罩、下端盖、旁通阀阀座、上端盖和叶片,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设有分别卡合中心管、外罩并同轴布置的内环槽和外环槽,且内环槽与中心管、外环槽与外罩之间过盈配合;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在其上所设的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的周向均匀设置有相互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限位槽,限位槽与叶片卡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机油滤清器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运转需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而发动机内零部件运转时所产生的金属碎屑、进入的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以及部分水汽会不断的混入机油中,长时间使用会减少机油的使用寿命,增加运行成本,严重时有可能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机油滤清器可以除去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而芯体作为机油滤清器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护过滤材料、保证过滤机油能够正常循环使用的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油滤清器的使用量将会不断增加,其质量也会不断提高。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机油滤清器芯体组成零件通常采用胶接固定,且各零件大多采用钢制材料,由于其性能较稳定、价格便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本领域。但是,钢制机油滤清器的芯体主要有以下缺点:1、芯体用密封胶对机油滤清器的正常使用有一定的污染;2、机油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芯体用密封胶失效;3、在使用过程中,水汽会跟随机油被带入至芯体中,导致钢制芯体腐蚀生锈;4、钢制机油滤清器芯体使用结束后回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芯体用密封胶的污染和失效,及芯体自身易腐蚀生锈和回收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包括中心管、外罩、下端盖、旁通阀阀座、上端盖和叶片,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设有分别卡合中心管、外罩并同轴布置的内环槽和外环槽,且内环槽与中心管、外环槽与外罩之间过盈配合;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在其上所设的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的周向均匀设置有相互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限位槽,限位槽与叶片卡接。进一步,下端盖与旁通阀阀座通过机械压力铆合固定成下端盖总成。进一步,限位槽设有矩形槽底,其开口部设置为喇叭状;叶片的两端为具有与限位槽的矩形槽底过盈配合的扁平部。进一步,叶片的一端设有纵向插入下端盖上所设的限位槽的扁平部,另一端设有横向插入上端盖上所设的限位槽的凸体,且凸体的外轮廓具有不规则横截面,所述不规则横截面为T型、燕尾型、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中心管、外罩、下端盖、旁通阀阀座、上端盖和叶片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机加工而成。进一步,叶片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圆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及的新型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通过选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进而代替现阶段机油滤清器芯体用密封胶,以解决芯体用密封胶的污染问题和高温失效问题。2、本技术提及的新型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通过选用新型铝合金材料代替钢制材料,解决水汽进入芯体后致使芯体腐蚀生锈的问题,以提高机油滤清器芯体使用结束后回收率。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芯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芯体的中心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芯体的外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芯体的下端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芯体的旁通阀阀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芯体的下端盖总成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芯体的上端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芯体的叶片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芯体的叶片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芯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芯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芯体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心管1、外罩2、下端盖3、旁通阀阀座4、上端盖5、叶片6、下端盖总成7、内环槽8、外环槽9、限位槽10、圆孔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包括中心管1、外罩2、下端盖3、旁通阀阀座4、上端盖5和叶片6,其中,中心管1和外罩2均采用铝合金板材,并通过冲压设备分别加工有机油流出孔(未标记)和机油流入孔(未标记),然后通过卷圆设备加工成圆筒形。下端盖3和上端盖5均采用铝合金板材,其内部分别加工出用于中心管1和外罩2固定的内环槽8和外环槽9以及用于限定叶片6的三处均匀排布的限位槽10,且下端盖3或上端盖5的内、外环槽各自的槽宽应分别小于中心管1和外罩2的壁厚。旁通阀阀座4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叶片6采用铝合金板材,中间加工均匀排布圆孔11,其两端分别与下端盖3或上端盖5上所设的限位槽10相互配合,对叶片6进行限位,即上端盖5或下端盖3的限位槽10均设有矩形槽底,其开口部设置为喇叭状;叶片6的两端则为具有与限位槽10的矩形槽底过盈配合的扁平部,两者通过插接就可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及的新型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通过选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进而代替现阶段机油滤清器芯体用密封胶,解决了芯体用密封胶的污染问题和高温失效问题;还通过选用新型铝合金材料代替钢制材料,解决水汽进入芯体后致使芯体腐蚀生锈的问题,以提高机油滤清器芯体使用结束后回收率。如图6、8所示,为了便于本芯体的装配,会将下端盖3和旁通阀阀座4通过机械压力铆合固定而构成下端盖总成7,而将上端盖5上依次安装上中心管1、叶片6和外罩2后构成上端盖总成,最后再将该上端盖总成与下端盖总成相对应并通过机械压力铆合固定。故此,为了便于在上端盖总成上安装的叶片不掉落,可设置以下结构:叶片6的一端设有纵向插入下端盖3上所设的限位槽10的扁平部,另一端设有横向插入上端盖5上所设的限位槽10的凸体,且凸体的外轮廓具有不规则横截面,该不规则横截面为T型、燕尾型、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凸体的一端为T型,这样当中心管先插接于上端盖的内环槽后,再通过限位槽并由其侧面将带有T型凸体一端的叶片横向插入,再将外罩插接于上端盖的外环槽,从而完成上端盖总成的组装,并可使得叶片不会掉落。详细描述下其装配过程:首先将中心管1预装在上端盖5的内环槽8里,将三块叶片6依次装配到上端盖5中的限位槽10里,即通过将叶片6一端的“凸”形台安装到上端盖5中“凹”形限位槽对叶片6进行限位;其次将外罩2预装在上端盖5的外环槽9里,然后将组装好的下端盖总成7朝向叶片6的另一端,并使下端盖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1)、外罩(2)、下端盖(3)、旁通阀阀座(4)、上端盖(5)和叶片(6),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设有分别卡合中心管、外罩并同轴布置的内环槽(8)和外环槽(9),且内环槽与中心管、外环槽与外罩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在其上所设的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的周向均匀设置有相互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与叶片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1)、外罩(2)、下端盖(3)、旁通阀阀座(4)、上端盖(5)和叶片(6),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设有分别卡合中心管、外罩并同轴布置的内环槽(8)和外环槽(9),且内环槽与中心管、外环槽与外罩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各自在其上所设的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的周向均匀设置有相互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与叶片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与旁通阀阀座通过机械压力铆合固定成下端盖总成(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机油滤清器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有矩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林王东辉刘鹏杨睿唐鸿洋王儒邵倩男张宗铄刘占宇姜富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