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02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线槽,每个线槽的上侧均覆盖有线槽盖,线槽盖的顶部抵接有辊轮、灰尘导入块,辊轮、灰尘导入块的上侧均连接有弹性模块,弹性模块的上端为固定状态,灰尘导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灰罩、收尘斗,两个收尘斗分别安装在线槽的两侧,挡灰罩嵌入在收尘斗的内部,挡灰罩与灰尘导入块固定连接,辊轮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皮带轮,线槽的底部固定有变速盒,变速盒的外部设置有变速盒输入轴、变速盒输出轴,变速盒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变速盒输出轴上安装有吸气叶轮。该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便于清洁灰尘,同时避免了传统清洁方法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间电路布线
,尤其是涉及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车间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车间内的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电路、气路、水路均需要合理布置,对于数量庞大线路复杂的布线结构通常采用金属线槽吊挂在车间顶部进行布线。金属线槽可承受较大负载,同时线路走顶部便于后期检修。对于洁净的无尘生产车间而言通常难以做到绝对的无尘状态,长年累月的积累后,线槽内也会留下灰尘,通常采用线槽盖覆盖在线槽上侧。但线槽盖上侧容易积累灰尘,在检修线槽内部的线路时需要打开线槽盖,打开线槽盖的时候容易将线槽盖上侧的灰尘散落,从而污染车间环境,使用干抹布擦拭也容易导致粉尘颗粒四散,使用湿抹布则容易使线槽盖表面粘附水分,水分蒸发后影响车间内的湿度。除此之外使用抹布人工擦拭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对于洁净的尖端工艺无尘生产车间而言显得格格不入。因此需要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线槽(2),每个所述线槽(2)的上侧均覆盖有线槽盖(3),所述线槽盖(3)的顶部抵接有辊轮(13)、灰尘导入块(6),所述辊轮(13)、灰尘导入块(6)的上侧均连接有弹性模块,所述弹性模块的上端为固定状态,所述灰尘导入块(6)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灰罩(7)、收尘斗(21),两个所述收尘斗(21)分别安装在所述线槽(2)的两侧,所述挡灰罩(7)嵌入在所述收尘斗(21)的内部,所述挡灰罩(7)与所述灰尘导入块(6)固定连接,所述辊轮(13)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皮带轮(14),所述线槽(2)的底部固定有变速盒(16),所述变速盒(16)的外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生产车间电路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线槽(2),每个所述线槽(2)的上侧均覆盖有线槽盖(3),所述线槽盖(3)的顶部抵接有辊轮(13)、灰尘导入块(6),所述辊轮(13)、灰尘导入块(6)的上侧均连接有弹性模块,所述弹性模块的上端为固定状态,所述灰尘导入块(6)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灰罩(7)、收尘斗(21),两个所述收尘斗(21)分别安装在所述线槽(2)的两侧,所述挡灰罩(7)嵌入在所述收尘斗(21)的内部,所述挡灰罩(7)与所述灰尘导入块(6)固定连接,所述辊轮(13)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皮带轮(14),所述线槽(2)的底部固定有变速盒(16),所述变速盒(16)的外部设置有变速盒输入轴(17)、变速盒输出轴(19),所述变速盒输入轴(17)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8),所述第一皮带轮(14)与所述第二皮带轮(18)之间连接有皮带(15),所述变速盒输出轴(19)上安装有吸气叶轮(20),所述收尘斗(21)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22),所述过滤网(22)的下侧设置有叶轮罩(23),所述叶轮罩(23)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珺郑红祁伟王建军易明威张辉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威华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