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95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其中,所述移相器包括腔体、电路板、介质板、拉杆和摆动块,所述腔体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介质板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介质板相对所述电路板移动,所述摆动块与所述腔体连接并可相对所述腔体旋转,所述摆动块可在所述拉杆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被驱动转动并带动所述介质板沿腔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通过摆动块的转动动作可将拉杆沿腔体长度方向的驱动力转换为沿腔体宽度方向的传动力,从而可驱动介质板沿腔体宽度方向移动,能够更大范围地调整电路板被介质板所覆盖的面积,提高移相效率,有利于扩大天线信号的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移相器和采用所述移相器的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天线站点资源紧张已成为天线厂商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对此,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提高天线的整体增益,从而提升辐射信号的覆盖范围,减少站点及降低网络布局成本。然而,在当前多网共存的环境下,传统移相器的电缆较多、介质覆盖电路较多,导致移相器的能量传输效率低下,并不利于提高天线增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移相效率高的移相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移相器的基站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作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相器,包括腔体、电路板、介质板和拉杆,所述腔体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和介质板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介质板相对所述电路板移动,所述移相器还包括与所述腔体连接并可相对所述腔体旋转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可在所述拉杆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被驱动转动并带动所述介质板沿腔体的宽度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摆动块包括转轴、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驱动端和与所述介质板连接的传动端,所述腔体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轴孔内并可相对所述转轴孔转动,所述传动端与所述转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驱动端与所述转轴的连线。优选地,所述移相器还包括与所述拉杆连接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设有第一推动销,所述摆动块包括第一驱动孔,所述第一推动销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孔内并可在所述拉杆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摆动块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推动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的限位柱。更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块还包括分设于所述拉杆长度方向的两侧并钩设于所述拉杆上的一对卡钩。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和/或所述腔体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介质板沿腔体的宽度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摆动块包括第二推动销,所述介质板上开设有第二驱动孔,所述第二推动销穿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孔内并可在所述摆动块转动时带动所述介质板沿腔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更优地,所述拉杆和所述摆动块均设于所述腔体外,所述腔体开设有弧形导向孔,所述第二推动销通过所述弧形导向孔穿入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第二驱动孔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销可沿所述弧形导向孔滑动。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电路板上并沿腔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滑槽,所述电路板沿腔体厚度方向的两面均设有所述介质板,所述介质板上设有限位凸台和固定孔,分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两面并相对的两个介质板中,一个所述介质板上的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滑槽并插接于另一介质板的固定孔内。更优地,所述介质板上还设有卡扣和卡槽,分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两面并相对的两个介质板中,一个所述介质板上的卡扣穿过所述限位滑槽并扣合于另一介质板的卡槽内。作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上述移相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通过摆动块的转动动作可将拉杆沿腔体长度方向的驱动力转换为沿腔体宽度方向的传动力,从而可驱动介质板沿腔体宽度方向移动,能够更大范围地调整电路板被介质板所覆盖的面积,提高移相效率,有利于扩大天线信号的覆盖范围。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中,摆动块的传动端与转轴的连线垂直于驱动端与转轴的连线,实现换向传动的同时,传动端与驱动端的摆动幅度成线性比例,通过调整传动端与转轴之间的距离或者驱动端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可调整摆动块的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方便满足不同的移相要求,结构简单且传动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中,将拉杆和摆动块均设于腔体外,便于缩减腔体体积,其次,还可使拉杆无需延伸超过腔体的端部,有效减少移相器整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方便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中,推动块通过限位柱和一对卡钩与拉杆连接,相对拉杆实现多方位的限位固定,实现推动块与拉杆的紧密连接,避免推动块相对拉杆发生晃动或者转动,进而使拉杆上的驱动力可精准传递至所述推动块上,保证移相调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中,电路板相对两面的均设有介质板,通过两个介质板提高移相效率,使介质板移动较短距离便能实现较大的移相调节,从而可缩减腔体的宽度,实现小型化。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相器中,介质板上设有限位凸台和固定孔,通过限位凸台穿设于电路板上的限位滑槽可实现移动方向上的限位,还可通过限位凸台插接于另一介质板的固定孔内实现两个介质板的连接固定,一个结构实现两个功能,能够简化介质板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移相器去除腔体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移相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图2所示的移相器中的电路板与介质板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图2所示的移相器中的摆动块的立体图;图6为图2所示的移相器中的推动块的立体图;图7为图2所示的移相器中的介质板的立体图;图8为图1所示的移相器中的腔体的立体图;图9为图1所示的移相器中关于摆动块的传动几何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图1至图9共同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其用于设置在基站天线内实现天线信号的相位调节,由于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装配方便,可实现低损耗、高增益的信号传输,能够有效提升基站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降低基站网络的布局成本,保证用户体验。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移相器1000包括腔体1、电路板2、介质板3和拉杆4,所述腔体1开设有收容腔11,所述电路板2和介质板3均设于所述收容腔11内,所述拉杆4与所述介质板3连接并可带动所述介质板3相对所述电路板2移动。其中,所述电路板2包括基板21和布设于所述基板21上的移相电路22,通过驱动所述拉杆4移动调整所述介质板3的位置,可改变所述移相电路22被所述介质板3所覆盖的面积,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包括腔体、电路板、介质板和拉杆,所述腔体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和介质板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介质板相对所述电路板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腔体连接并可相对所述腔体旋转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可在所述拉杆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被驱动转动并带动所述介质板沿腔体的宽度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包括腔体、电路板、介质板和拉杆,所述腔体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和介质板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介质板相对所述电路板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腔体连接并可相对所述腔体旋转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可在所述拉杆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被驱动转动并带动所述介质板沿腔体的宽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块包括转轴、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驱动端和与所述介质板连接的传动端,所述腔体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轴孔内并可相对所述转轴孔转动,所述传动端与所述转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驱动端与所述转轴的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拉杆连接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设有第一推动销,所述摆动块包括第一驱动孔,所述第一推动销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孔内并可在所述拉杆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摆动块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推动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的限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还包括分设于所述拉杆长度方向的两侧并钩设于所述拉杆上的一对卡钩。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俊杨仲凯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