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90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其包括建筑本体、双向滑轨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墙板及屋顶,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墙板,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建筑本体相对两个墙板的滑轨组件,每组所述滑轨组件的两个侧板之间滑动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拉绳相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外墙维护工作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悬吊装置
本申请涉及建筑外围悬吊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悬吊装置。
技术介绍
外墙是指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即建筑的外围墙壁。有时,外墙也指建筑幕墙。建筑的外墙具有承担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功能,是保障建筑稳定的重要基础之一。以前的生活中,由于建筑普遍设计简单,人们对于外墙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外墙的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外墙的主要性不仅体现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在建筑建造完成之后,也需要定期对外墙进行维护工作。目前的外墙维护工作中,为了达到需要的高度,一般都是通过升降平台车进行维护工作,升降平台车一般是租赁的方式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多个驱动机构对载台进行升降,耗费较多的能源,使得外墙维护工作的成本较高。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外墙维护工作存在有成本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外墙维护工作中的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墙悬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墙悬吊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包括建筑本体、双向滑轨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墙板及屋顶,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墙板,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建筑本体相对两个墙板的滑轨组件,每组所述滑轨组件的两个侧板之间滑动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拉绳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滑轨机构中的两个滑轨组件位于建筑本体相对的两个墙板,两个滑轨组件各对应设置一个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通过拉绳相连接。初始状态下,两个升降机构其中一个位于靠近建筑本体顶部的位置且另一个位于靠近建筑本体底部的位置,在进行外墙维护工作时,首先在靠近建筑本体顶部的升降机构上进行工作,工作过程中,靠近建筑本体顶部的升降机构不断下降直至靠近建筑本体底部,而原本靠近建筑本体底部的升降机构不断上升直至靠近建筑本体顶部,此时,建筑本体设置双向滑轨机构的其中一个墙板上的工作完成,接着在另一升降机构上对墙板进行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利用重力使得两个升降机构其中一个下降且另一个上升,不需要额外设置驱动机构对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节约成本,并且依次在两个升降机构上进行工作,工作的整体效率较高。优选的,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所述侧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墙板,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墙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升降机构脱离所述滑轨组件的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组件包括两个固定于墙板的侧板,两个侧板相互平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滑道,升降机构设置于滑道中以进行滑动,侧板远离墙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护板,护板对升降机构进行防护,防止升降机构在升降过程中脱离滑轨组件,提高升降机构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人员承载组件及控制承载组件下降的控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组件承载工作人员,控制组件控制承载组件的下降,工作人员在承载组件上对墙板进行工作,通过控制组件对承载组件下降的控制,工作人员可以把控工作进度。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载台、对载台进行围护的护栏及门板,所述护栏固定设置于所述载台靠近所述侧板的侧边,所述门板设置于所述载台远离所述墙板的侧边,所述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护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组件包括载台、护栏及门板,工作人员在载台上对墙板进行工作,护栏和墙板对载台起到防护作用并且可供工作人员借力,提高工作人员在载台上的安全性,并满足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部分借力的需求。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呈弯折的杆状,所述载台上设置有安装座,两个所述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所述限位件的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与限位孔相互配合,当限位件插入限位孔中形成卡接时,承载组件位置稳定,工作人员进行定点工作,当工作人员需要更换工作点位时,解除限位件与限位孔的卡接配合,承载组件即可下降,并在到达下一工作点位时,将限位件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孔中以再次形成卡接,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点位的工作。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限位件进行限位的气缸,所述气缸水平设置,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和转动连接于两个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限位件,由气缸的伸缩驱使两个限位件的活动以形成限位件与限位孔的卡接配合或解除限位件与限位孔的卡接,气缸驱动的方式稳定且快捷,对升降机构的控制效果较高。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底部设置有缓冲垫,在升降组件下降过程中,当限位件突然插入对应的限位孔时,由于惯性,限位件对限位孔底部的孔壁产生较大的冲击,缓冲垫能够对限位件进行缓冲,吸收冲击力,减少升降机构的振动以及限位件受到的刚性碰撞力,提高升降机构在下降过程中限位时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屋顶的顶面设置有定滑轮,所述拉绳绕经所述定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顶的顶面设置定滑轮,拉伸绕经定滑轮,在升降机构升降时,定滑轮能够有效减少拉伸受到的摩擦力,即减少拉伸受到的磨损,提高升降机构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初始状态下,两个升降机构其中一个位于靠近建筑本体顶部的位置且另一个位于靠近建筑本体底部的位置,在进行外墙维护工作时,首先在靠近建筑本体顶部的升降机构上进行工作,工作过程中,靠近建筑本体顶部的升降机构不断下降直至靠近建筑本体底部,而原本靠近建筑本体底部的升降机构不断上升直至靠近建筑本体顶部,此时,建筑本体设置双向滑轨机构的其中一个墙板上的工作完成,接着在另一升降机构上对墙板进行工作。整个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设置驱动机构对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节约成本,并且依次在两个升降机构上进行工作,工作的整体效率较高;2.由气缸的伸缩驱使两个限位件的活动以形成限位件与限位孔的卡接配合或解除限位件与限位孔的卡接,当限位件插入限位孔中形成卡接时,承载组件位置稳定,工作人员进行定点工作,当工作人员需要更换工作点位时,解除限位件与限位孔的卡接配合,承载组件即可下降,并在到达下一工作点位时,驱使限位件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孔中以再次形成卡接,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点位的工作,这种方式对升降机构的控制效果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爆炸结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本体;11、墙板;12、屋顶;121、定滑轮;2、滑轨组件;21、侧板;211、限位孔;212、缓冲垫;22、护板;3、承载组件;31、载台;32、护栏;33、门板;331、锁槽;332、锁板;34、安装座;341、安装板;342、安装轴;4、控制组件;41、限位件;411、上部;412、上限位部;413、弯折部;414、下部;415、下限位部;42、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双向滑轨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建筑本体(1)包括墙板(11)及屋顶(12),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墙板(11),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建筑本体(1)相对两个墙板(11)的滑轨组件(2),每组所述滑轨组件(2)的两个侧板(21)之间滑动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拉绳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双向滑轨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建筑本体(1)包括墙板(11)及屋顶(12),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墙板(11),所述双向滑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建筑本体(1)相对两个墙板(11)的滑轨组件(2),每组所述滑轨组件(2)的两个侧板(21)之间滑动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拉绳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21),所述侧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墙板(11),所述侧板(21)远离所述墙板(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升降机构脱离所述滑轨组件(2)的护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人员承载组件(3)及控制承载组件(3)下降的控制组件(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3)包括载台(31)、对载台(31)进行围护的护栏(32)及门板(33),所述护栏(32)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莹莹方军胜侯珧超李惠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