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进程快速发展,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相继提出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低碳城市等概念,目的都是为了缓解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供人类生存。其中,海绵城市的提出旨在让城市能够自我调节,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发达国家较为匮乏,海绵城市的概念则更注重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尽可能在城市建设之后,避免使原有的城市水生态本体发生过多变化。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不但需要对地面的雨水进行处理,而且要对屋顶的雨水进行处理,因为雨水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后落在屋顶,再次吸收房屋顶部的灰尘后,通过排水管与地面水体汇集,对地面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大大降低了雨水的利用率。因此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中,应当采取更高效的方法尽可能地实现节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集水管、过滤板、MBR生物膜、承流装置、分流装置、弧形扇叶、曝气装置、充气装置、过滤装置、静止腔室、排水管、止水装置、蓄水池、绿植层、集水装置,所述绿植层上侧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下固定安装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为Y型结构,所述集水管的下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集水管与过滤装置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为有内壁、外壁、中间夹层的圆柱形壳体,所述过滤装置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装置的两侧内壁上位于过滤板下方设有MBR生物膜,所述过滤装置的两侧内壁上位于MBR生物膜下方设有承流装置,所述承流装置下方设有分流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集水管、过滤板、MBR生物膜、承流装置、分流装置、弧形扇叶、曝气装置、充气装置、过滤装置、静止腔室、排水管、止水装置、蓄水池、绿植层、集水装置,所述绿植层上侧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下固定安装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为Y型结构,所述集水管的下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集水管与过滤装置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为有内壁、外壁、中间夹层的圆柱形壳体,所述过滤装置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装置的两侧内壁上位于过滤板下方设有MBR生物膜,所述过滤装置的两侧内壁上位于MBR生物膜下方设有承流装置,所述承流装置下方设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上设有固定安装的弧形扇叶,所述承流装置、分流装置、弧形扇叶之间通过圆柱轴相连接,所述圆柱轴上开设有分流孔,所述分流装置下方设有曝气装置和充气装置;
所述曝气装置由曝气管、曝气孔组成,所述曝气管固定安装在过滤装置的内壁,所述曝气孔位于曝气管上;
所述曝气管与充气装置一端相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位于过滤装置的内外壁夹层之间且其另一端与过滤装置的外壁相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下设有静止腔室,所述过滤装置一侧的内外壁下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位于过滤装置外部的蓄水池相连,所述排水管末端连有一止水装置,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顶部位于绿植上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玻璃钢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霄,张志琪,刘桐羽,胡家燕,谢雅然,路艺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