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殿宏专利>正文

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73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岩石层,且坡体的前壁四周位置以及岩石层的前后表面四周位置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基块,所述基块的前后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现浇柱,且现浇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前壁一侧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位于同一横向两组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四周提供支撑点,提高加固结构于边坡上安装的牢固性和防护加固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坡面加固结构为多个加固体通过定位拼接组合构成,满足不同区域的加固使用且可进行独立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破碎岩体边坡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加设防护加固结构以提供隔挡层,从而实现坍塌防护,保障边坡结构于公路建设和水利工程等使用的安全性。传统的防护加固结构在使用时,未于四周提供支撑点,影响了加固结构于边坡上安装的牢固性和防护加固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导致对坡面的防护效果不佳,同时,对不同区域坡面的加固使用不便且坡面加固结构不可进行独立拆卸,影响了防护加固结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岩石层,且坡体的前壁四周位置以及岩石层的前后表面四周位置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基块,所述基块的前后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现浇柱,且现浇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前壁一侧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岩石层(2),且坡体(1)的前壁四周位置以及岩石层(2)的前后表面四周位置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基块(3),所述基块(3)的前后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现浇柱(4),且现浇柱(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前壁一侧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6),位于同一横向两组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7),且第二连接柱(7)的后表面以及第一连接柱(6)的后表面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六组插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岩石层(2),且坡体(1)的前壁四周位置以及岩石层(2)的前后表面四周位置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基块(3),所述基块(3)的前后表面中间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现浇柱(4),且现浇柱(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前壁一侧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6),位于同一横向两组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7),且第二连接柱(7)的后表面以及第一连接柱(6)的后表面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六组插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固定安装在岩石层(2)的前表面位置,且基块(3)、现浇柱(4)和固定块(5)均由混凝土现浇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6)和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柱(7)组合成框型结构,且第二连接柱(7)横向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8)固定贯穿安装在岩石层(2)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相邻六组所述插杆(8)平行分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殿宏陈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殿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