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杂背景下的目标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在弱光条件下拍摄的照片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不愉快的体验,而且还会降低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性能,如物体检测和人员再识别,因为这些任务的大多数解决方案都是针对曝光良好的图像设计的,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提高微光图像质量的方法。传统的单一弱光图像增强方法包括基于直方图的方法、基于去雾的方法和基于视网膜的方法。基于直方图的方法将直方图重新分配到均匀分布,并调整Gamma曲线指数。基于去雾的方法利用反图像弱光增强和去雾之间的相似性。基于retina的方法通常将弱光图像分解为光照和反射率成分,可以重构出更好的增强结果。然而,大多数基于视网膜的方法假设在增强过程中反射率组分保持不变,不管颜色失真和丢失的细节;基于简单学习的弱光增强方法中W/O分解的增强结果有限;SID只能改进原始图像,不能作为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待增强的低光图像采用视网膜分解网络进行分解,得到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所述视网膜分解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四类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卷积层,且在每类卷积层后增设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n采用焦点损失函数训练预构建的融合增强网络,对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采用训练后的融合网络得到增强后的图片。/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增强的低光图像采用视网膜分解网络进行分解,得到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所述视网膜分解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四类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卷积层,且在每类卷积层后增设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
采用焦点损失函数训练预构建的融合增强网络,对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采用训练后的融合网络得到增强后的图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增强的低光图像中RGB通道的每个像素点的最大值进行堆叠,得到包含4通道矩阵的一维张量,将一维张量与原低光图像进行连接后,得到四维张量的估计照度图;对估计照度图依次通过四层卷积层的卷积操作后经过sigmoid函数,将得到的前三通道作为反射分量,最后一通道作为光照分量,完成低光图像的分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类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卷积层包括:32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3*3的第一卷积层,64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3*3的第二卷积层,128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3*3的第三卷积层,1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1*1的第四卷积层;且每个卷积层均包括PReLU激活函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包括:采用第一卷积层进行两次卷积操作,对第一卷积层的卷积结果进行一次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
对第一卷积层的卷积结果和第一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结果采用第二卷积层进行两次卷积操作,对第二卷积层的卷积结果进行一次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
对第二卷积层的卷积结果和第二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结果采用第三卷积层进行四次卷积操作,对第三卷积层的卷积结果进行一次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
对第三卷积层的卷积结果和第三MSRF注意力机制操作结果采用第四卷积层进行一次卷积操作,将第四卷积层的卷积结果经过sigmoid函数完成分解。
技术研发人员:吕晨,盛星,孟琛,庄云亮,康春萌,吕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