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系统架构主要是采用结构紧凑的三合一电驱动桥,即电控装置、电机、变速箱通过共壳体、共水路等方式实现电驱动桥的高度集成。变速箱中很多零件的寿命曲线,如润滑油、油封等,都与其温度载荷和润滑油的油温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这些零件基本不会在电驱动桥的寿命周期内进行更换。因此油温是表征变速箱温度最直接的指标,如何能够长期精确且稳定地预测并控制变速箱的油温可以用于避免变速箱发生过温失效和提升零部件的寿命。相比于独立的电控装置、电机、变速箱,高度集成的电驱动桥更需要重点考察各零部件之间的温度场耦合,以及耦合的温度场是否会影响到各零件自身的热性能设计。因此电驱动桥的热性能设计和控制策略对于充分发挥电驱动桥的性能、保护零部件的安全和提升零件部的寿命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电驱动桥的热性能设计方案中,多数方案采用在电控装置和电机中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桥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变速箱内的润滑油的油温,其特征在于,包括:/n以所述润滑油的温度、环境温度、电机内各零件的温度及变速箱内各零件的温度为温度节点,根据各个所述温度节点之间的热传导关系创建变速箱热传导模型;/n获取电机当前的工况数据和当前的环境温度;/n将所述工况数据和当前的环境温度输入所述变速箱热传导模型中以得到所述变速箱的油温。/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驱动桥变速箱的油温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变速箱内的润滑油的油温,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所述润滑油的温度、环境温度、电机内各零件的温度及变速箱内各零件的温度为温度节点,根据各个所述温度节点之间的热传导关系创建变速箱热传导模型;
获取电机当前的工况数据和当前的环境温度;
将所述工况数据和当前的环境温度输入所述变速箱热传导模型中以得到所述变速箱的油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数据包括所述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内各零件的温度包括:转子的温度、定子的温度;
其中,所述转子的温度对应转子温度节点,所述定子的温度对应定子温度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后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齿轮组和轴封;
以及,所述变速箱内各零件的温度包括:齿轮组的温度、轴封的温度、上壳体的温度和下壳体的温度;
其中,所述齿轮组的温度对应齿轮组温度节点,所述轴封的温度对应轴封温度节点,所述上壳体的温度对应上壳体温度节点,所述下壳体的温度对应下壳体温度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与所述上壳体均与一散热水道相接,所述散热水道用于冷却所述定子与所述上壳体;
以及,所述变速箱内各零件的温度还包括散热水道的温度,所述散热水道的温度对应散热水道温度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节点还包括:
第一损失温度节点,对应于所述轴封与所述转子摩擦产生的温度;
第二损失温度节点,对应于所述齿轮组内部互相摩擦产生的温度和所述润滑油与所述齿轮组摩擦产生的温度之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节点之间的热传导关系为:所述轴封温度节点、所述上壳体温度节点、所述下壳体温度节点、所述齿轮组温度节点和所述油温温度节点之间互相传热;所述定子温度节点向所述散热水道温度节点传热,所述散热水道温度节点向所述上壳体温度节点传热,所述第二损失温度节点向所述油温温度节点传热,所述第一损失温度节点和所述转子温度节点向所述轴封温度节点传热,所述环境温度节点向所述上壳体温度节点和所述下壳体温度节点传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温度节点之间传递的热量守恒。
9.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桥变速箱油温的检测方法获取变速箱的油温;
根据所述变速箱的油温调整电机的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之恒,刘志明,陈杰斌,郜业猛,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