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24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梯门机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电源模块被配置于向电梯门电机供电,处理器被配置于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电梯门电机的电源参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流大小,逆变电压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压大小,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分别向处理器输入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通过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来检测逆变电路输出的电源电流和电压大小,防止逆变电路输出的电源异常时仍然向电梯门电机供电,进而确保电梯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机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电梯控制
,具体涉及电梯门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出行。目前电梯的上升和下降由电机驱动,而电机的电源输入由电梯门机控制器控制,现有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由于缺少对电机电源的运行监控,不能在电机电源出现异常时做出应对措施,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是提供了电梯门机控制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梯门机控制器由于缺少对电源的运行监控,在实际使用时稳定性较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梯门机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电源模块被配置于向电梯门电机供电,处理器被配置于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电梯门电机的电源参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流大小,逆变电压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压大小,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分别向处理器输入检测信号。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电源模块包括储能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逆变电路对储能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逆变,逆变电路输出的电压用来向电梯门电机供电。其中,储能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电阻R1、电容C1和第一继电器,电感L1一端与电阻R1一端电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和逆变电路电连接,电阻R1两端还与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并联,处理器控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源通断,电感L1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为储能滤波电路的电压输入端。逆变电路包括IGBTVT7、VT8、VT9、VT10、VT11、VT12、二极管T7、T8、T9、T10、T11和T12;电容C1一端分别与IGBTVT7的集电极、二极管T7的负极、IGBTVT8的集电极、二极管T8的负极、IGBTVT9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9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7的负极分别与IGBTVT7的发射极、IGBTVT10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0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0的正极分别与IGBTVT10的发射极和电容C1另一端电连接;二极管T8的正极分别与IGBTVT8的发射极、IGBTVT1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1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1的正极分别与IGBTVT11的发射极和电容C1另一端电连接;二极管T9的正极分别与IGBTVT9的发射极、IGBTVT12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2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2的正极分别与IGBTVT12的发射极和电容C1另一端电连接,IGBTVT7、VT8、VT9、VT10、VT11和VT12的门极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另外,本技术还包括功放电路,功放电路包括功放电阻、二极管T13、T14和IGBTVT13,功放电阻一端分别与二极管T13的负极和IGBTVT7的集电极电连接,功放电阻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T13的正极、IGBTVT13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4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4的正极和IGBTVT13的发射极与IGBTVT10的发射极电连接。其中,储能滤波电路通过第二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与逆变电路电连接,处理器控制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源通断。另外,电源模块还包括交流接口、与交流接口电连接的滤波电路以及与滤波电路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储能滤波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另外,本技术还包括直流电流检测电路,直流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源的电流大小,并向所述处理器输入检测信号。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处理器还电连接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梯门机控制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大小。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处理器还电连接按键电路和显示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处理器通过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来检测逆变电路输出的电源电流和电压大小,防止逆变电路输出的电源异常时仍然向电梯门电机供电,进而确保电梯正常使用;其次通过在储能滤波电路的电阻R1两端并联一对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在上电时使该触点断开,增加电路阻抗,降低电容C1的充电电流,防止充电时由于电流过大而使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损坏,在正常使用时可以闭合该触点,降低电阻阻抗,减少能耗;最后逆变电路还电连接功放电路,在电梯门电机减速时,处理器使IGBTV13导通,电梯门电机由于减速产生的反电动势会经过二极管T7、T8、T9、T10、T11和T12的整流后在功放电阻处消耗,进而确保整个电梯门机控制器运行稳定。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电梯门机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电源模块被配置于向电梯门电机供电,处理器被配置于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电梯门电机的电源参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流大小,逆变电压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压大小,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分别向处理器输入检测信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可以实时检测逆变电路输出的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大小,当逆变电路输出的电源出现异常时,处理器能及时切断IGBT的输出进行自我保护。其中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可以采用电流互感器,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可以采用电压互感器。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包括储能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逆变电路对储能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逆变,逆变电路输出的电压用来向电梯门电机供电。其中,储能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电阻R1、电容C1和第一继电器,电感L1一端与电阻R1一端电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和逆变电路电连接,电阻R1两端还与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并联,处理器控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源通断,电感L1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为储能滤波电路的电压输入端。在上电时使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J1断开,增加电路阻抗,降低电容C1的充电电流,防止充电时由于电流过大而使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损坏,在正常使用时使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J1闭合,降低电阻阻抗,减少能耗。逆变电路包括IGBTVT7、VT8、VT9、VT10、VT11、VT12、二极管T7、T8、T9、T10、T11和T12;电容C1一端分别与IGBTVT7的集电极、二极管T7的负极、IGBTVT8的集电极、二极管T8的负极、IGBTVT9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9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7的负极分别与IGBTVT7的发射极、IGBTVT10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0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0的正极分别与IGBTVT10的发射极和电容C1另一端电连接;二极管T8的正极分别与IGBTVT8的发射极、IGBTVT1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1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梯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模块被配置于向电梯门电机供电,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于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电梯门电机的电源参数,所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流大小,所述逆变电压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压大小,所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分别向所述处理器输入检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模块被配置于向电梯门电机供电,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于调节电源模块输入到电梯门电机的电源参数,所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流大小,所述逆变电压检测电路被配置于检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的电压大小,所述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电压检测电路分别向所述处理器输入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储能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对储能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逆变,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电压用来向电梯门电机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电阻R1、电容C1和第一继电器,所述电感L1一端与所述电阻R1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一端和所述逆变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1两端还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并联,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源通断,所述电感L1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为储能滤波电路的电压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门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括IGBTVT7、VT8、VT9、VT10、VT11、VT12、二极管T7、T8、T9、T10、T11和T12;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IGBTVT7的集电极、二极管T7的负极、IGBTVT8的集电极、二极管T8的负极、IGBTVT9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9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T7的负极分别与IGBTVT7的发射极、IGBTVT10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0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10的正极分别与IGBTVT10的发射极和电容C1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T8的正极分别与IGBTVT8的发射极、IGBTVT1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T11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