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03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底板和集装箱主体,所述集装箱主体的底部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所述高强度层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集装箱主体、高强度层、锰钢层、钼钢层、防腐蚀层、聚氨酯漆层、环氧树脂漆层、减震层、聚异戊二烯橡胶层和聚丁二烯橡胶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缓冲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缓冲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时,容易出现冲击碰撞,导致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出现磕碰损坏,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强度,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轻量化集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集装箱运输的初期,集装箱的结构和规格各不相同,集装箱影响了集装箱在国际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装箱的国际通用标准,以利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标准化,不仅能提高集装箱作为共同运输单元在海、陆、空运输中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且能够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缓冲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时,容易出现冲击碰撞,导致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出现磕碰损坏,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强度,不方便人们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旨在解决了现有的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缓冲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时,容易出现冲击碰撞,导致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出现磕碰损坏,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强度,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底板和集装箱主体,所述集装箱主体的底部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所述高强度层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远离高强度层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优选的,所述高强度层包括锰钢层,所述锰钢层远离高强度层的一侧设置有钼钢层,所述钼钢层的厚度与锰钢层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层包括聚氨酯漆层,所述聚氨酯漆层远离防腐蚀层的一侧设置有环氧树脂漆层,所述环氧树脂漆层的厚度与聚氨酯漆层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减震层包括聚异戊二烯橡胶层,所述聚异戊二烯橡胶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设置有聚丁二烯橡胶层,所述聚丁二烯橡胶层的厚度与聚异戊二烯橡胶层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厚度大于高强度层、防腐蚀层和减震层的厚度,所述减震层的厚度大于高强度层的厚度和防腐蚀层的厚度,所述防腐蚀层的厚度小于高强度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位于高强度层的内腔,所述高强度层的表面位于防腐蚀层的内腔,所述防腐蚀层的表面位于减震层的内腔。优选的,所述高强度层的内腔与底板的表面粘合连接,所述防腐蚀层的内腔与高强度层的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减震层的内腔与防腐蚀层的内腔粘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集装箱主体、高强度层、锰钢层、钼钢层、防腐蚀层、聚氨酯漆层、环氧树脂漆层、减震层、聚异戊二烯橡胶层和聚丁二烯橡胶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缓冲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缓冲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时,容易出现冲击碰撞,导致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出现磕碰损坏,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强度,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1、本技术通过设置高强度层,对集装箱主体在使用时起到了增加使用强度的作用,提高了集装箱主体的抗弯性能,解决了集装箱主体在使用时因强度差容易出现折弯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集装箱主体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腐蚀层,对集装箱主体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了防腐蚀效果好的作用,提高了集装箱主体的抗腐蚀性能,解决了在集装箱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锈蚀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集装箱主体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层,对集装箱主体在使用时起到了防震效果好的作用,提高了集装箱主体的耐震性能,解决了集装箱主体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磕碰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集装箱主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强度层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防腐蚀层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层局部剖面图;图中:1、底板;2、集装箱主体;3、高强度层;31、锰钢层;32、钼钢层;4、防腐蚀层;41、聚氨酯漆层;42、环氧树脂漆层;5、减震层;51、聚异戊二烯橡胶层;52、聚丁二烯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底板1和集装箱主体2,所述集装箱主体2的底部位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3,所述高强度层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4,所述防腐蚀层4远离高强度层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5,通过设置底板1、集装箱主体2、高强度层3、锰钢层31、钼钢层32、防腐蚀层4、聚氨酯漆层41、环氧树脂漆层42、减震层5、聚异戊二烯橡胶层51和聚丁二烯橡胶层52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缓冲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缓冲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时,容易出现冲击碰撞,导致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出现磕碰损坏,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强度,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设置高强度层3,对集装箱主体2在使用时起到了增加使用强度的作用,提高了集装箱主体2的抗弯性能,解决了集装箱主体2在使用时因强度差容易出现折弯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集装箱主体2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腐蚀层4,对集装箱主体2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了防腐蚀效果好的作用,提高了集装箱主体2的抗腐蚀性能,解决了在集装箱主体2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锈蚀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集装箱主体2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减震层5,对集装箱主体2在使用时起到了防震效果好的作用,提高了集装箱主体2的耐震性能,解决了集装箱主体2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磕碰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集装箱主体2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缓冲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缓冲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时,容易出现冲击碰撞,导致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出现磕碰损坏,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强度,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底板1和集装箱主体2,所述底板1的表面位于高强度层3的内腔,所述高强度层3的表面位于防腐蚀层4的内腔,所述防腐蚀层4的表面位于减震层5的内腔,所述底板1的厚度大于高强度层3、防腐蚀层4和减震层5的厚度,所述减震层5的厚度大于高强度层3的厚度和防腐蚀层4的厚度,所述防腐蚀层4的厚度小于高强度层3的厚度,所述集装箱主体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底板(1)和集装箱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主体(2)的底部位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3),所述高强度层(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4),所述防腐蚀层(4)远离高强度层(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包括底板(1)和集装箱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主体(2)的底部位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3),所述高强度层(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4),所述防腐蚀层(4)远离高强度层(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层(3)包括锰钢层(31),所述锰钢层(31)远离高强度层(3)的一侧设置有钼钢层(32),所述钼钢层(32)的厚度与锰钢层(31)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4)包括聚氨酯漆层(41),所述聚氨酯漆层(41)远离防腐蚀层(4)的一侧设置有环氧树脂漆层(42),所述环氧树脂漆层(42)的厚度与聚氨酯漆层(41)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集装箱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5)包括聚异戊二烯橡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正力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