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81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包括直角固定板,直角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T形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工”形的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一伸长杆,直角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伸长杆,第一伸长杆和第二伸长杆的端部均设置有抱箍,两个抱箍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滑槽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通过螺钉固定在船舷侧上;两个抱箍内设置有吊放杆,吊放杆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盘。本方案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探测仪的垂直度,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并且探测仪安装在船舷上稳定,精准度高;整个吊放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时不影响船体结构,能适用多种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水下探测仪器蓬勃发展,为大型湖泊、海洋水底的地形、地貌以及深水区域的水下目标的探查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水下探测常用的高精度设备主要有多波束、三维成像声呐、浅剖、声学多普勒剖面仪(ADCP)等,这些设备需要吊装于船舷上,然后将探头伸入水下进行工作。但测量设备的安装要求较为严格,需要设备杆垂直于水面。由于海上海况差、测量费用昂贵且测量船型号各异,常规的吊放安装装置无法满足各种船型的船舷,并且大多数船舷表面并不平整,导致探测仪器的安装无法满足绝对的垂直水面,现有的吊放安装装置不适用高精度、高安装效率和高适装性的要求,特别由于海上测量环境恶劣,若吊放安装装置设计不合理将浪费大量人力,且特别容易导致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的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固定板,所述直角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T形的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置有“工”形的滑块(9),所述滑块(9)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设置有铰接座(4),所述铰接座(4)上铰接有第一伸长杆(7),所述直角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伸长杆(12),所述第一伸长杆(7)和第二伸长杆(12)的端部均设置有抱箍,两个所述抱箍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所述滑槽(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耳(2),所述固定耳(2)通过螺钉固定在船舷侧(1)上;两个所述抱箍内设置有吊放杆(10),所述吊放杆(10)的下端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固定板,所述直角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T形的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置有“工”形的滑块(9),所述滑块(9)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设置有铰接座(4),所述铰接座(4)上铰接有第一伸长杆(7),所述直角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伸长杆(12),所述第一伸长杆(7)和第二伸长杆(12)的端部均设置有抱箍,两个所述抱箍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所述滑槽(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耳(2),所述固定耳(2)通过螺钉固定在船舷侧(1)上;两个所述抱箍内设置有吊放杆(10),所述吊放杆(10)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盘(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包括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6),所述第一固定片(11)固定在第一伸长杆(7)和第二伸长杆(12)上,所述第二固定片(6)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片(1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片(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探测仪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海鹏李伟曲仁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方正测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