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试验机油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燃油消耗目标和排放限值,发动机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试验,以确定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的机械损失水平,用于进行发动机低摩擦设计。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试验过程中,需要外接机油循环系统,以精确控制试验过程中机油润滑系统的状态。其中,发动机的油底壳机油液面位置是影响发动机摩擦状态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试验台架的机油循环系统并没有考虑到油底壳机油液面位置的影响,造成发动机机械摩擦试验结果的可靠度较低。此外,在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试验过程中,还需要拆除发动机的机油泵,通过测量机油泵拆除前后发动机驱动扭矩的变化,以获得机油泵驱动机械损失数据。而在现有技术中,机油泵驱动机械损失测量试验均采用零部件试验,并没有在发动机整机状态下的机油泵驱动机械损失测量试验。这就造成在发动机没有机油泵状态进行发动机驱动扭矩测量时,很难保证发动机拆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由发动机油底壳(2)、第一控制阀(5)、第二变频泵组(9)、温度控制单元(10)、流量计(11)和发动机油底壳(2)依次通过管连接管路相连形成的带机油泵机油外循环回路;以及由所述发动机油底壳(2)、第二控制阀(6)、第一变频泵组(7)、储油箱(8)、第二变频泵组(9)、温度控制单元(10)、流量计(11)和发动机主油道(13)依次通过管连接管路相连形成的无机油泵机油外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发动机油底壳(2)、第一控制阀(5)、第二变频泵组(9)、温度控制单元(10)、流量计(11)和发动机油底壳(2)依次通过管连接管路相连形成的带机油泵机油外循环回路;以及由所述发动机油底壳(2)、第二控制阀(6)、第一变频泵组(7)、储油箱(8)、第二变频泵组(9)、温度控制单元(10)、流量计(11)和发动机主油道(13)依次通过管连接管路相连形成的无机油泵机油外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油底壳(2)通过外接连通管与液位监测器(3)相连接,通过所述液位监测器(3)监测发动机油底壳(2)内机油液面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油底壳(2)通过液位限位管(4)与连接管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油底壳(2)底部开有出油通孔(15),在出油通孔(15)的内沿上固定有出油连接管件(14),所述液位限位管(4)密封连接在出油连接管件(14)内侧,且液位限位管(4)与油连接管件(14)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可调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限位管(4)与出油连接管件(1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拧液位限位管(4)调节液位限位管(4)与油连接管件(14)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液位限位管(4)伸入发动机油底壳(2)内部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6)采用手动控制阀或电动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10)包括:温度采集元件、温度控制器和温控执行元件;
所述温度采集元件采集流经的机油回路内的机油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经过处理后向温控执行元件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温控执行元件工作,实现对流经的机油进行升温或降温,以使控制回路内的机油外循环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外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转接件(12)一端开有供油口(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晓丽,董爽,王吉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