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9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包括前支架、设置在前支架下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前支架上的车把、与前支架转动连接的后支架、设置在后支架下部的后轮组件、与后支架转动连接的车座组件、转动连接在前支架和车座组件之间的车架连杆,前支架包括脚踏组件,三轮车向前行驶时,外力作用下,车把向后拉动同时脚踏组件向前推动,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驱动前支架恢复至初始位置,后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整车向前行驶。该三轮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骑行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增加三轮车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
技术介绍
儿童三轮车由于具有灵活轻便、娱乐性强、健身效果好等特点,受到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喜爱。为了更加适应儿童活泼好动的运动特性,满足儿童的运动特性要求,研发了一些带趣味性的健身三轮车,如中国专利CN203020479U公开的一种三轮骑马车,包括把手、连接杆、前叉、前轮、车架、坐垫、后轮轴、后轮、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扇形齿轮、复位扭簧,坐垫固定在驱动杆上,驱动杆通过复位扭簧铰接在驱动座上,扇形齿轮固定在驱动杆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链轮轴、小齿轮、大链轮、传动链条、小链轮,小齿轮可单向转动的设置在链轮轴上,小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小链轮设置在后轮轴上,传动链条连接在大链轮与小链轮之间。虽然该三轮骑马车能够达到一定的健身骑行,增加一定趣味性,然而该三轮骑马车需通过设置包括有链轮轴、小齿轮、大链轮、传动链条、小链轮等的传动机构,使得三轮骑马车的车架结构更加复杂,而且是通过乘车人的身体上下运动带动坐垫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健身的,运动幅度不是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儿童健身三轮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包括前支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下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的车把、后支架、设置在所述后支架下部的后轮组件及车座组件,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车座组件与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三轮车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和车座组件之间的车架连杆,所述前支架包括脚踏组件,所述三轮车具有初始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初始间距,所述前支架具有初始位置,所述三轮车向前行驶时,外力作用下,所述车把向后拉动同时所述脚踏组件向前推动,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由所述初始间距逐渐变大,驱动所述前支架恢复至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直至恢复至所述初始间距。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后轮组件的车轮分别单向转动,且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面,所述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分别包括轮轴及绕所述轮轴的轴心线转动设置的车轮,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轮组件的车轮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支架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轮组件的车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支架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车座组件的前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三轮车具有初始状态和行动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与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初始间距,所述后支架与所述车座组件的后部接触且用于支撑所述车座组件;当处于行动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与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初始间距,所述车座组件的后部脱离所述后支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车架连杆与前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车架连杆与车座组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支架与车座组件的转动连接处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后支架包括沿所述三轮车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支架连杆、设置在所述支架连杆后端部的后支架本体及设置在所述后支架本体上的用于支撑所述车座组件的撑杆,所述支架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车座组件与所述支架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后支架本体的后端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面,所述三轮车具有初始状态和运动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车座组件的后部接触且用于支撑所述车座组件;当处于运动状态时,所述车座组件脱离所述撑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前支架还包括下端部设有所述前轮组件的前叉及设置在所述前叉上的连接件,所述脚踏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车把设置在所述前叉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面,所述车把的长度沿所述三轮车的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三轮车具有初始状态和行动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车把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初始夹角;当处于行动状态时,所述车把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大于初始夹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车座组件包括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的车座连杆及设置在所述车座连杆上的座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面,所述车座连杆包括沿所述三轮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车座连杆一段及由所述车座连杆一段的前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的车座连杆二段,所述车座连杆二段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车架连杆的后端部与所述车座连杆二段转动连接,所述座位设置在车座连杆一段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三轮车在用于儿童乘坐且三轮车需向前行驶时,儿童用手将车把向后拉同时踩在脚踏组件上的脚将脚踏组件向前推动,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驱动前支架恢复至初始位置,后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实现三轮车整车向前行驶,同时儿童的手和脚的运动幅度都比较大,三轮车骑行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本技术的三轮车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健身和单车骑行相结合,增加三轮车的趣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儿童健身三轮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儿童健身三轮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儿童健身三轮车的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过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儿童健身三轮车的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至前、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达到最大值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儿童健身三轮车的后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车把;4、前支架;41、前叉;42、脚踏组件;42a、脚踏连杆;42b、脚踏;43、连接件;5、后支架;51、支架连杆;52、撑杆;53、后支架本体;6、车座组件;61、车座连杆;62、座位;7、车架连杆;8、单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的儿童健身三轮车,包括前支架4、设置在前支架4下部的前轮组件1、设置在前支架4上的车把3、前端部与前支架4转动连接的后支架5、设置在后支架5后下部的后轮组件2、前端部转动连接在后支架5上的车座组件6及转动连接在前支架4和车座组件6之间的车架连杆7,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包括前支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下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的车把、后支架、设置在所述后支架下部的后轮组件及车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车座组件与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三轮车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和车座组件之间的车架连杆,所述前支架包括脚踏组件,所述三轮车具有初始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为初始间距,所述前支架具有初始位置,所述三轮车向前行驶时,外力作用下,所述车把向后拉动同时所述脚踏组件向前推动,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由所述初始间距逐渐变大,驱动所述前支架恢复至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直至恢复至所述初始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包括前支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下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的车把、后支架、设置在所述后支架下部的后轮组件及车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车座组件与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三轮车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和车座组件之间的车架连杆,所述前支架包括脚踏组件,所述三轮车具有初始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为初始间距,所述前支架具有初始位置,所述三轮车向前行驶时,外力作用下,所述车把向后拉动同时所述脚踏组件向前推动,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由所述初始间距逐渐变大,驱动所述前支架恢复至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车轮向前行驶,使得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和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直至恢复至所述初始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健身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的车轮、后轮组件的车轮分别单向转动,且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健身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分别包括轮轴及绕所述轮轴的轴心线转动设置的车轮,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轮组件的车轮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支架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轮组件的车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前轮组件的轮轴与前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支架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轮组件的车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组件的轮轴与后支架之间固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健身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车架连杆与前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学明谈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