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更具体的,是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
技术介绍
自行车鞍座通俗的说就是安装在自行车座管上,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自行车鞍座是骑行舒适的决定性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更好的让骑行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减少路面颠颇感,提高舒适度,避免长时间骑车臀部不适感的自行车鞍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包括底壳、顶壳、鞍座梁组件;所述底壳的正面包设有所述顶壳;所述鞍座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的背面;所述鞍座梁组件包括座弓、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壳背面,所述座弓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背面远离所述减震结构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减震结构上。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固定块、容置块、固定孔;所述容置块一侧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开口能够允许所述座弓伸入所述容置块的腔体;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减震固定块上,用以将所述减震结构与所述底壳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背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座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2)、顶壳(1)、鞍座梁组件;所述底壳(2)的正面包设有所述顶壳(1);所述鞍座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2)的背面;/n所述鞍座梁组件包括座弓(3)、减震结构(5),所述减震结构(5)安装在所述底壳(2)背面,所述座弓(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2)背面远离所述减震结构(5)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减震结构(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2)、顶壳(1)、鞍座梁组件;所述底壳(2)的正面包设有所述顶壳(1);所述鞍座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2)的背面;
所述鞍座梁组件包括座弓(3)、减震结构(5),所述减震结构(5)安装在所述底壳(2)背面,所述座弓(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2)背面远离所述减震结构(5)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减震结构(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5)包括减震固定块(51)、容置块(52)、固定孔(53);所述容置块(52)一侧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开口能够允许所述座弓(3)伸入所述容置块(52)的腔体;所述固定孔(53)设置在所述减震固定块(51)上,用以将所述减震结构(5)与所述底壳(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的背面设置有卡槽(23),所述座弓(3)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卡槽(23)中;且当所述座弓(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置块(52)的腔体时,所述座弓(3)能够恰好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的背面设置有一容置槽(21),所述容置槽(21)凸向所述底壳(2)的正面,所述减震结构(5)的所述减震固定块(51)能够恰好容设于所述容置槽(21)内;
和/或,
所述底壳(2)的背面设置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凸向所述底壳(2)的正面,所述座弓(3)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卡槽(23)中;且当所述座弓(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置块(52)的腔体时,所述座弓(3)能够恰好被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块(52)设置在所述减震固定块(51)下部,所述固定孔(53)贯穿所述容置块(52)和所述减震固定块(51),固定螺栓经由所述固定孔(53)将所述减震结构(5)与所述底壳(2)固定;所述座弓(3)伸入所述容置块(52)的腔体的一端设置具有转折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荣第,贾保新,于春旺,闫照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辰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