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测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77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包括: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配合预埋测温元件进行测温;所述预埋测温元件的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温控的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防止混凝土裂痕的相关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测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
技术介绍
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旨在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包括: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配合预埋测温元件进行测温;所述预埋测温元件的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温控的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建筑电子测温仪采用JDC-2测温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少于4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不少于2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混凝土表面上1.5米高设置一处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每个混凝土泵口用测温探头和测温线固定在木棍上制成的探杆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测温元件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测试范围:-30~150℃,绝缘电阻大于500M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测温元件的预埋方法为:用钢筋做竖向支撑,将测温线和测温探头用胶带固定在钢筋上,测温探头用塑料布包裹,在钢筋上绑上30mm*30mm*30mm的小木方与测温探头做隔离,用胶带固定;测温线的另一端插头依据编号贴上标签,测温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要用塑料薄膜包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测温元件在安装前,通过在水下1m处经浸泡24h不损坏的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可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防止混凝土裂痕的相关措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测温点布置的原则: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布置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2点。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在体育馆、综合训练中心测温承台混凝土表面上1.5米高各设置一处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在每个混凝土泵口用测温探头和测温线固定在木棍上制成的探杆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测温点布置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混凝土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中部和边角区。在水平方向应该根据构件特点确定测温点的布置,不用太近,也不能太远。测温点间距600mm。在每个测温点沿承台厚度垂直方向埋设上中下三点,下点承台底50mm,中间点为承台厚度中间,上点承台顶以下50mm。测温元件的选用规定: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测试范围:-30~150℃。绝缘电阻大于500MΩ。测温元件的安装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前在选定的测温点上预埋测温线和测温探头。预埋方法为:用的是1根12的钢筋做竖向支撑,将测温线和测温探头用胶带固定在钢筋上,测温探头用塑料布包裹,在钢筋上绑上30mm*30mm*30mm的小木方与测温探头做隔离,用胶带固定。测温线的另一端插头依据编号贴上标签,测温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要用塑料薄膜包裹好,防止不污染或破坏。测温线要高出混凝土表面至少1米。测温元件优选实施方案:测温元件安装前,可以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测温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测温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测温元件周围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综上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可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防止混凝土裂痕的相关措施。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配合预埋测温元件进行测温;/n所述预埋测温元件的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n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温控的要求确定;/n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n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配合预埋测温元件进行测温;
所述预埋测温元件的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温控的要求确定;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电子测温仪采用JDC-2测温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少于4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测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不少于2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伟何本其罗朝贵尹光雪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双三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