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蒸汽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蒸汽在管(板)程中冷凝凝结传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膜状冷凝;另一种是珠状(滴状)冷凝。珠状冷凝,其表面传热系数要比膜状冷凝大几倍甚至大一个数量级。蒸汽在水平管(板)程内冷凝,基本属于膜状冷凝。膜状冷凝时,壁面总是被一层液膜覆盖着,凝结时放出的相变热(潜热)必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冷却壁面上。因此,膜状冷凝的主要缺点,就是冷凝过程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冷凝液膜内。对于膜状冷凝,要想提高其换热系数,就必须减薄液膜厚度,或使流动的介质产生湍流。对于膜状冷凝换热,为了提高换热系数,加快冷凝,通常采用两级或多级换热器串联的结构形式。比如公开号为CN10413255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中间排液式高效冷凝系统”,其至少设置两级换热器,前级换热器的换热管后端连接有前级引出端集管,后级换热器的换热管前端连接有后级进入端集管,后端连接有后级引出端集管;前级引出端集管通过管路与后级进入端集管相连接,用于将前级换热器排出的气体引入后级换热器;前级换热器和 ...
【技术保护点】
1.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排液管(10)的复合集管(1),复合集管(1)的上方设置有一级进汽集管(4)和二级进汽集管(6),一级进汽集管(4)带有进汽管道(3);复合集管(1)和二级进汽集管(6)之间通过过渡管(7)相连通;还包括两组换热管或者换热板,其中第一组换热管或者换热板的进出端分别连接一级进汽集管(4)和复合集管(1),第二组换热管或者换热板的进出端分别连接二级进汽集管(6)和复合集管(1)。/n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排液管(10)的复合集管(1),复合集管(1)的上方设置有一级进汽集管(4)和二级进汽集管(6),一级进汽集管(4)带有进汽管道(3);复合集管(1)和二级进汽集管(6)之间通过过渡管(7)相连通;还包括两组换热管或者换热板,其中第一组换热管或者换热板的进出端分别连接一级进汽集管(4)和复合集管(1),第二组换热管或者换热板的进出端分别连接二级进汽集管(6)和复合集管(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换热管或者换热板选择换热管,该换热管为盘管或者多级U形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端连通一级进汽集管(4)下侧部、下端与复合集管(1)相连通,用于将一级进汽集管(4)内液相流体导入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堂,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珈群高效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