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
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供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
技术介绍
固体蓄热电锅炉设备利用低谷时段的廉价电将电能转化为高温热能并储存在蓄热体中,在用电高峰时段把储存的热量释放并合理利用,具有削峰填谷、节约减排的优势。因此,在供热领域,固体蓄热电锅炉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固体蓄热电锅炉可以充分发挥低谷电效益,但是在能量利用率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传统的固体蓄热电锅炉采用固-气换热和气-水换热两级换热的运行方式。循环风机驱动固体蓄热电锅炉内部的空气先与高温蓄热体换热,被加热过后的空气再经换热器与循环水进行换热,这种多级换热的运行方式降低了换热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固体蓄热电锅炉内部通过镁砖高温蓄热,当采用循环水与蓄热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运行方法时,在换热过程中尤其是循环水与蓄热体换热初期,循环水会因换热温度过高而发生汽化。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通过改变传热面积实现锅炉可调负荷动态运行且运行过程中无汽化的高效换热固体蓄热电锅炉就尤为重要。解决上述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该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设置有对电锅炉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n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活动安装在电锅炉的底部,用于对蓄热体进行固定并实现蓄热体的稳固移动;/n蓄热体,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上,用于实现对热量的存储;/n循环水管道,与所述蓄热体相接触,用于实现蓄热体热量的传导;/n隔热材料,用于对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进行包裹,设置在蓄热体的下部,用于绝热和支撑;/n自控装置,用于实现对电锅炉可调负荷运行以及循环水汽化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该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设置有对电锅炉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活动安装在电锅炉的底部,用于对蓄热体进行固定并实现蓄热体的稳固移动;
蓄热体,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上,用于实现对热量的存储;
循环水管道,与所述蓄热体相接触,用于实现蓄热体热量的传导;
隔热材料,用于对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进行包裹,设置在蓄热体的下部,用于绝热和支撑;
自控装置,用于实现对电锅炉可调负荷运行以及循环水汽化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包围在蓄热体下部的隔热材料四周,用于固定蓄热体;所述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中间部分是由槽钢构成的框架结构,用于连接上部的框架和底部的支撑底板。
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底部的支撑底板是水平放置的整块钢板,底部设置滚轮,支撑底板与槽钢支架之间用螺栓进行固定;电锅炉的壳体基座部分设置导轨,限制滚轮位移,使滚轮在固定的轨道上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由均匀分布排列的不同板块氧化镁砖砌体组成,其中任一板块均是由氧化镁蓄热砖砌成的回字型蓄热结构,不同板块蓄热体紧密且均匀布置,每一板块蓄热体底部均安装有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内部的蓄热砖里布置有加热通道,表面涂有高温导热防腐涂层的加热丝均匀的分布在加热通道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为蓄热体与蓄热体壳体、可移动式固定蓄热体框架之间设置的高温热绝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面可变的安全高效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涌江,陈宁洁,刘蒙,叶凯旋,赵延博,李康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