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44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离心风机,包括蜗壳以及设置在蜗壳内的叶轮,蜗壳包括蜗状部以及蜗舌,蜗状部内具有容纳叶轮的容纳室,蜗状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蜗状部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沿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通风口沿蜗状部径向方向设置,且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室;蜗舌设置在第二通风口的下侧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蜗舌的内侧面为凹弧形;蜗壳截面型线为0°到360°相位范围内的圆形特征并且各相位处圆的直径大小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降噪离心风机的蜗舌的内侧面为凹弧形,可以有效降低气流对蜗舌的冲击,使气流流动更为稳定,从而降低噪音,提高风机的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离心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离心风机。
技术介绍
离心风机作为一种通用机械,广泛用于工厂、煤矿、隧道、以及净化塔当中,其中蜗壳在离心风机中主要起到导流的作用,将叶轮收集的气流导到蜗壳的出口,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部分动压转化为静压。蜗壳靠近蜗舌处受到叶轮周期性拍打,以及出口气流方向的影响,气流较为紊乱,容易实施一部分气流会流到壳体内与叶轮产生相互作用,想吃旋蜗,导致粉风机风量下降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离心风机包括蜗壳以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蜗壳包括:蜗状部,所述蜗状部内具有容纳所述叶轮的容纳室,所述蜗状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室;蜗舌,所述蜗舌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下侧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离心风机,包括蜗壳以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蜗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n蜗状部,所述蜗状部内具有容纳所述叶轮的容纳室,所述蜗状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室;/n蜗舌,所述蜗舌设置在第二通风口的下侧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蜗舌的内侧面为凹弧形;/n其中,所述蜗壳截面型线为0°到360°相位范围内的圆形特征并且各相位处圆的直径大小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离心风机,包括蜗壳以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蜗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
蜗状部,所述蜗状部内具有容纳所述叶轮的容纳室,所述蜗状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室;
蜗舌,所述蜗舌设置在第二通风口的下侧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蜗舌的内侧面为凹弧形;
其中,所述蜗壳截面型线为0°到360°相位范围内的圆形特征并且各相位处圆的直径大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所述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离心风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旭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永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