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385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开采充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部敞口的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组成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结合部位的格筛,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管,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供水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且前端与箱体同心布置的出料管,设置在此出料管顶部且与出料管同心布置的止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实现充填料浆满管流下料输送,又能在下料过程中有效避免气体混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开采充填
,尤其是涉及一种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充填料浆非满管流是造成竖直充填管道或充填钻孔磨损、破裂的重要原因,且空气与料浆交界面处磨损最为严重。在矿山充填作业时,搅拌后的充填料浆或者深井倒段减压的充填料浆在下料至竖直充填管道或充填钻孔过程中极易混入大量的气体,在充填管道或充填钻孔内形成大量气团,呈气、浆断续状态。一方面,使得管内压力不稳定,造成受料斗喷浆、返料,甚至堵管;另一方面,气体被压缩随充填料浆同步行进,当压缩气体行进至充填管道排料端时会瞬间减压产生气爆,这种气爆能使充填管道跳跃舞动,甚至造成伤人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既实现充填料浆满管流下料输送,又能在下料过程中有效避免气体混入的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部敞口的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组成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结合部位的格筛,设置在所述箱体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部敞口的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组成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结合部位的格筛,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管,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供水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且前端与箱体同心布置的出料管,设置在此出料管顶部且与出料管同心布置的止旋器,/n所述的进料管的前端与充填搅拌系统出料口相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前端与外部供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的进料管和供水管的末端均由所述箱体顶部伸入箱体的内腔,/n所述的止旋器包括顶板,设置在此顶板下、且绕所述出料管中心线均布的垂直于所述顶板和底部倒锥段侧壁的数个挡板,/n所述出料管的管内径与所述进料管的管内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部敞口的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组成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竖直段和底部倒锥段结合部位的格筛,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管,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供水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且前端与箱体同心布置的出料管,设置在此出料管顶部且与出料管同心布置的止旋器,
所述的进料管的前端与充填搅拌系统出料口相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前端与外部供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的进料管和供水管的末端均由所述箱体顶部伸入箱体的内腔,
所述的止旋器包括顶板,设置在此顶板下、且绕所述出料管中心线均布的垂直于所述顶板和底部倒锥段侧壁的数个挡板,
所述出料管的管内径与所述进料管的管内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料位计,箱体底部倒锥段的锥角α=12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上设有电动开关阀Ⅰ、电动流量调节阀和电磁流量计,所述的电动开关阀Ⅰ为开关型电动耐磨管夹阀,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为调节型电动耐磨管夹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管流充填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管上设有电动开关阀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冠男巴家泓周育刘召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