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陇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38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顶端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若干个的顶梁,若干个顶梁之间连接有囊体,囊体之间围成拱形区域,拱形区域的内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囊体随形设置,支撑板与囊体之间接触连接,拱形区域的外侧设有锚网,锚网罩设在囊体的外侧;支撑板上周向开设有若干注浆孔,注浆孔依次贯穿囊体、锚网,注浆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体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对煤矿井下巷道的支护性能,同时能够避免围岩季节对支护装置造成的影响,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支护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煤矿主要是地下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采用巷道支护来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对煤矿建设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基本目的在于缓和及减少围岩的移动,使巷道断面不致过度缩小,同时防止已散离和破坏的围岩冒落。巷道支护的效果却不仅仅取决于支架本身的支承力,还受到围岩性质、支架力学性质(支承力和可缩性)、支架安设密度、安设支架时间的早晚、支架安设质量和与围岩的接触方式(点接触或面接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通常,为了使巷道支架在调节与控制围岩变形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支架应在围岩发生松动和破坏以前安设,以便支架在围岩尚保持有自承力的情况下与围岩共同起承载作用,而不是等围岩已发生松散、破坏,几乎完全丧失自承力的情况下再用支架去承担已冒落岩块的重量。也就是说,应当使支架与围岩在相互约束和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实现共同承载。现有技术中锚杆支护是目前最常用的支护方式之一,其支护效果具有较佳的性能,对于锚杆支护巷道来说,随着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设有防护机构;/n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若干个的顶梁(1),若干个所述顶梁(1)之间连接有囊体(2),所述囊体(2)之间围成拱形区域,所述拱形区域的内侧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囊体(2)随形设置,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囊体(2)之间接触连接,所述拱形区域的外侧设有锚网(4),所述锚网(4)罩设在所述囊体(2)的外侧;/n所述支撑板(3)上周向开设有若干注浆孔(5),所述注浆孔(5)依次贯穿所述囊体(2)、锚网(4),所述注浆孔(5)内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组件;/n所述注浆组件包括管体(6),所述管体(6)与所述注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若干个的顶梁(1),若干个所述顶梁(1)之间连接有囊体(2),所述囊体(2)之间围成拱形区域,所述拱形区域的内侧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囊体(2)随形设置,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囊体(2)之间接触连接,所述拱形区域的外侧设有锚网(4),所述锚网(4)罩设在所述囊体(2)的外侧;
所述支撑板(3)上周向开设有若干注浆孔(5),所述注浆孔(5)依次贯穿所述囊体(2)、锚网(4),所述注浆孔(5)内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组件;
所述注浆组件包括管体(6),所述管体(6)与所述注浆孔(5)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6)的顶口处周向固定有若干尖刺(7),所述管体(6)的内侧壁中嵌设有冷却管(8),所述管体(6)位于所述囊体(2)内腔的部分贯穿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与所述冷却管(8)错开设置,所述管体(6)伸出所述注浆孔(5)顶口的部分嵌设有吸热块(10),所述管体(6)伸出所述注浆孔(5)底口的部分嵌设有所述吸热块(10),所述吸热块(10)与所述冷却管(8)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伸缩杆(11),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设有地脚螺栓(13),位于所述拱形区域中最底端两侧的所述顶梁(1)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内杆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外杆靠近另一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巨峰李明文建东杨峰峰张哲马德奇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