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29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侧挡板以及下侧挡板,下模具为标准尺寸的板体,上模具为与现场施工需求所适配的非标准尺寸的板体,上模具的下边沿与下模具的上边沿通过枢接件枢转连接,以使得上模具可直立在下模具的上方或与下模具叠放在一起,上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下侧挡板设置在下模具的侧边处并与下模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下模具所形成的浇注腔,上侧挡板设置在上模具的侧边处并与上模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上模具所形成的浇注腔,上侧挡板与下侧挡板枢转连接;采用上述拼装模具,可有效节约模具制造成本,其次,方便搭建过程中对模具的移动定位,有效降低搭建难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工艺中,对于内隔墙的搭建方式主要有砌砖、预制隔墙板和现浇墙。对于砌砖工艺,需使用轻体转一块一块搭建而成,施工技术难度低,但是运输和搬运不方便,搭建周期长,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对于预制隔墙板,其是由工厂直接生产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的,相比砌砖工艺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是由于预制隔墙板尺寸比较大,而且规格较为固定,所以造成运输周转及存放困难。现在对于内隔墙的最新施工工艺为现浇工艺,也即现场浇注内隔墙,对于这种施工工艺,需要按照墙体尺寸设计模具并提前组装编号,按照编号在楼层整体组装,所有模具组装完成后整体浇注,但是这样会产生许多一次性模具,而且模具投资成本高、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现浇工艺所用到的模具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适配多种规格的现浇墙体尺寸的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以提高模具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侧挡板以及下侧挡板,所述下模具为标准尺寸的板体,所述上模具为与现场施工需求所适配的非标准尺寸的板体,所述上模具的下边沿与所述下模具的上边沿通过枢接件枢转连接,以使得所述上模具可直立在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或与所述下模具叠放在一起;所述下侧挡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侧边处并与所述下模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所述下模具所形成的浇注腔,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所述上侧挡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具的侧边处并与所述上模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所述上模具所形成的浇注腔,所述上侧挡板与所述下侧挡板枢转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侧挡板以及下侧挡板,所述下模具为标准尺寸的板体,所述上模具为与现场施工需求所适配的非标准尺寸的板体,所述上模具的下边沿与所述下模具的上边沿通过枢接件枢转连接,以使得所述上模具可直立在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或与所述下模具叠放在一起;所述下侧挡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侧边处并与所述下模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所述下模具所形成的浇注腔,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所述上侧挡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具的侧边处并与所述上模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所述上模具所形成的浇注腔,所述上侧挡板与所述下侧挡板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件包括一L型连杆、一安装座和一枢转轴,所述L型连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的结合处设置有一枢转孔,所述安装座安装固定在所述下模具上,所述L型连杆通过所述枢转孔和所述枢转轴与所述安装座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杆的远离所述枢转孔的一端与所述上模具连接;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杆的远离所述枢转孔的一端连接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上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现浇墙体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模具上的套筒和设置在所述套筒中的伸缩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蓬智慧建造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