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13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包括支撑脚手架(1)、第一支撑体系、第二支撑体系、第三纵杆(4)、拉筋(5)和顶撑(8);支撑脚手架搭设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的外侧,第一支撑体系搭设在支撑脚手架上,第二支撑体系安装在上一施工段墙体的墙面与支撑脚手架和第一支撑体系之间;若干根第三纵杆搭设在支撑脚手架和第一支撑体系上,若干根顶撑分别垂直安装在上一施工段墙体上,使钢框能置放在第三纵杆和顶撑上;拉筋拉结在钢框与支撑脚手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托架支撑体系和支撑脚手架将钢框的力传递至立杆上,为钢框的安装提供有效的临时支撑,尤其适用于斜向异形墙面上的钢框安装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异形清水混凝土建筑中模板常用钢框木模,钢框木模板安装时,常常需要考虑其新旧清水混凝土的接缝效果,以保证浇筑完成后相邻施工段间的蝉缝效果。但由于钢框木模自重较大,安装时的层间转接难度较大。现有技术的施工方式是制作方钢托架,基于下部成型墙体安装托架,并利用托架安装经处理后的方木进行根部垫方调平,确保根部平整度。但对于带有倾斜角度的部分异形墙体,下部成型的墙体上不适合安装托架,导致下一施工段的钢框无法放置在下部成型的墙体的托架上,且方钢制作的托架往往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通过托架支撑体系和支撑脚手架将钢框的力传递至立杆上,为钢框的安装提供有效的临时支撑,尤其适用于斜向异形墙面上的钢框安装作业。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包括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脚手架(1)、第一支撑体系、第二支撑体系、第三纵杆(4)、拉筋(5)和顶撑(8);支撑脚手架(1)搭设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的外侧,第一支撑体系搭设在支撑脚手架(1)上,第一支撑体系位于支撑脚手架(1)与上一施工段墙体(6)之间;第二支撑体系的一端安装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的墙面上,第二支撑体系的另一端与支撑脚手架(1)和第一支撑体系搭接;若干根第三纵杆(4)间隔搭设在支撑脚手架(1)和第一支撑体系上,若干根顶撑(8)分别垂直安装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上,若干根第三纵杆(4)和若干根顶撑(8)沿钢框(7)的底部间隔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脚手架(1)、第一支撑体系、第二支撑体系、第三纵杆(4)、拉筋(5)和顶撑(8);支撑脚手架(1)搭设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的外侧,第一支撑体系搭设在支撑脚手架(1)上,第一支撑体系位于支撑脚手架(1)与上一施工段墙体(6)之间;第二支撑体系的一端安装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的墙面上,第二支撑体系的另一端与支撑脚手架(1)和第一支撑体系搭接;若干根第三纵杆(4)间隔搭设在支撑脚手架(1)和第一支撑体系上,若干根顶撑(8)分别垂直安装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上,若干根第三纵杆(4)和若干根顶撑(8)沿钢框(7)的底部间隔布置,使钢框(7)能置放在第三纵杆(4)和顶撑(8)上;拉筋(5)拉结在钢框(7)与支撑脚手架(1)之间,使钢框(7)垂直设置在上一施工段墙体(6)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体系包括立杆(21)、第一纵杆(22)和第一横杆(23),若干根第一横杆(23)间隔设置在一对立杆(21)之间,若干根第一纵杆(22)的一端分别搭接在一对立杆(21)与若干根第一横杆(23)的搭接节点处,若干根第一纵杆(22)的另一端分别搭接在支撑脚手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向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用钢框木模板体系层间转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杆(21)和第一横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贵虹刘思曾重庆周小闯何宇桢江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