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海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21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所述串筒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串筒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串筒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齿环板,所述外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且活动贯穿于第一耳板的外侧啮合有弧形齿板,串筒体的内壁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会在混凝土不规则的下落冲击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进而带动角板在串筒体的内部不断的位移,对筒体内的混凝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混凝土在通过筒体进入到混凝土柱的浇筑模具时产生离析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超过两米就会发生离析现象,所以超过两米的桩基浇筑混凝土都要采用导管、串筒或者溜槽输送,在有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串筒的上下口径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在工地上串筒都是直接连接在泵车的输送管上。现有的用于浇筑混凝土用的串筒内壁光滑,从而使得混凝土与串筒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大部分混凝土仍然会从高处自由落体下落,由于粗骨料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粘着力后的下落动能大,下落速度较砂浆快,因而依然会形成混凝土离析现象,其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热量温差较大,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包括串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串筒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所述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所述串筒体(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齿环板(7),所述齿环板(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外套筒(9),所述外套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10),所述第一耳板(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的外表面且活动贯穿于第一耳板(10)的外侧啮合有弧形齿板(14),所述第一齿轮(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疏通杆(12),所述外套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13),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串筒内防离析装置,包括串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串筒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所述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所述串筒体(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齿环板(7),所述齿环板(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外套筒(9),所述外套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10),所述第一耳板(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的外表面且活动贯穿于第一耳板(10)的外侧啮合有弧形齿板(14),所述第一齿轮(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疏通杆(12),所述外套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13),所述第二耳板(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6),所述第二耳板(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塞筒(17),所述第一连杆(16)的一端且位于活塞筒(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18),所述活塞筒(17)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耳板(1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丝(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