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磨陶瓷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13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属于陶瓷砂轮领域,用于磨削作业,其包括内圈体与外圈体,外圈体上粘接有磨削部,在磨削部的两侧分别通过左卡圈、右卡圈与内圈体连接;所述内圈体在其与外圈体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绕内圈体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弧形支撑板在内圈体的周向两侧形成连接左卡圈、右卡圈的台阶不;所述内圈体通过加强筋与轴套连接,轴套与内圈体同轴设置,且在轴套位于加强筋的两侧的位置处加工有与其径向相同的紧固孔,紧固孔绕轴套的中心轴线均布。其能够利用陶瓷磨料作为磨削部,且将磨削部、圈体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了圈体与驱动轴体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磨削部与轴体的连接稳定性和具有可更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耐磨陶瓷砂轮
本申请属于陶瓷砂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
技术介绍
在打磨装置中,陶瓷砂轮因其自身的固有优点使得其应用场景较为广泛,陶瓷砂轮一般采用磨料、结合剂以及气孔构成,陶瓷砂轮在使用时一般考虑由磨料构成的磨削部的使用性能,以及支撑磨削部的圈体性能,如何实现磨削部与圈体之间的连接与固定,以及如何实现圈体自身结构的改进,成为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其能够利用陶瓷磨料作为磨削部,且将磨削部、圈体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了圈体与驱动轴体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磨削部与轴体的连接稳定性和具有可更换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中所述的高耐磨陶瓷砂轮,包括内圈体,在内圈体的轴向外表面过盈配合有外圈体,外圈体上粘接有磨削部,在磨削部的两侧分别通过左卡圈、右卡圈与内圈体连接;所述内圈体在其与外圈体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绕内圈体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弧形支撑板在内圈体的周向两侧形成连接左卡圈、右卡圈的台阶不;所述内圈体通过加强筋与轴套连接,轴套与内圈体同轴设置,且在轴套位于加强筋的两侧的位置处加工有与其径向相同的紧固孔,紧固孔绕轴套的中心轴线均布。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圈体周向上的弧形支撑板之间留有内圈卡槽,内圈卡槽与外圈体上的外圈卡块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圈体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分别加工有与左卡圈、右卡圈上卡圈孔连接的内圈侧孔。<br>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加强筋上加工有减重孔,减重孔绕内圈体的中心轴线均布。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加强筋上相邻的减重孔之间焊接有连接轴套轴向外表面与内圈体周向内表面连接的纵向筋体。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磨削部的内部埋置有钢丝网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圈体改进为内圈体与外圈体,并通过结构形式的设计以及连接件的设计,提高了磨削部与圈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切削部的可更换性。2、本技术通过对内圈体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提高了内圈体的稳定性,且更加便于与轴体进行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内圈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中内圈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左卡圈;2、外圈体;3、内圈体;4、磨削部;5、右卡圈;6、弧形支撑板;7、内圈卡槽;8、台阶部;9、加强筋;10、减重孔;11、轴套;12、紧固孔;13、外圈卡块;14、内圈侧孔;15、卡圈孔;16、纵向筋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的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说明书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在下述段落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表述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设计规范、标准文献等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包括内圈体3,在内圈体3的轴向外表面过盈配合有外圈体2,外圈体2上粘接有磨削部4,在磨削部4的两侧分别通过左卡圈1、右卡圈5与内圈体3连接;所述内圈体3在其与外圈体2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6,弧形支撑板6绕内圈体3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弧形支撑板6在内圈体3的周向两侧形成连接左卡圈1、右卡圈5的台阶不8;所述内圈体3通过加强筋9与轴套11连接,轴套11与内圈体3同轴设置,且在轴套11位于加强筋9的两侧的位置处加工有与其径向相同的紧固孔12,紧固孔12绕轴套11的中心轴线均布。实施例2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其中所述的内圈体3周向上的弧形支撑板6之间留有内圈卡槽7,内圈卡槽7与外圈体2上的外圈卡块13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所述内圈体3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分别加工有与左卡圈1、右卡圈5上卡圈孔15连接的内圈侧孔14;所述加强筋9上加工有减重孔10,减重孔10绕内圈体3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加强筋9上相邻的减重孔10之间焊接有连接轴套11轴向外表面与内圈体3周向内表面连接的纵向筋体16;所述磨削部4的内部埋置有钢丝网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下述段落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圈体3是通过与之同轴设置的轴套11与轴体连接的,轴套11上设置有紧固孔12,紧固孔12能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紧固螺栓配合实现与轴体上的嵌槽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轴套11与内圈体3之间是采用加强筋9实现连接的。所述加强筋9上开设有减重孔10,并且减重孔10绕轴套11和内圈体3的中心轴线均布,减重孔10能够在不影响加强筋9自身强度的同时降低加强筋的重量,继而降低整个陶瓷砂轮的重量。在本技术中,相邻的减重孔10之间可设置有与轴套11径向相同的纵向筋体16,纵向筋体16绕轴套11的中心轴线均布。纵向筋体16能够辅助加强筋9,以起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圈体3的周向外表面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6,弧形支撑板6绕内圈体3的中心轴线均布,且相邻的弧形支撑板6之间形成内圈卡槽7。内圈卡槽7能够与外圈体2上的外圈卡块13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弧形支撑板6的外表面能够与外圈体3的内表面接触并紧密贴合。在本技术中,外圈体2的宽度与弧形支撑板6的宽度相同,而外圈体2上固结的磨削部4的宽度则与内圈体3的宽度相同。因此,当外圈体2与弧形支撑板6贴合后,磨削部4的内表面与内圈体3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为了提高该间隙的利用率,可在间隙处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同的左卡圈1、右卡圈5。左卡圈1、右卡圈5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部分,并且在该部分上加工有卡圈孔15,卡圈孔15能够通过螺钉与内圈体3上对应位置处的内圈侧孔14连接。从而通过螺钉的旋入与旋出实现上述左卡圈1、右卡圈5的拆卸与更换。左卡圈1、右卡圈5的拆卸能够便于外圈体2的更换。左卡圈1、右卡圈5能够实现对磨削部4的支撑。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磨削部4通常是由陶瓷磨料以及结合剂等通过焙烧等工艺固结而成,其在使用时可能存在碎裂的危险,为了降低这种危险性,可在磨削部4的内部埋置有钢丝网层。通过钢丝网层的金属网片可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当陶瓷砂轮发生破碎时,其可呈网状式破碎,有效避免可能飞出的碎片对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包括内圈体(3),在内圈体(3)的轴向外表面过盈配合有外圈体(2),外圈体(2)上粘接有磨削部(4),其特征在于:在磨削部(4)的两侧分别通过左卡圈(1)、右卡圈(5)与内圈体(3)连接;所述内圈体(3)在其与外圈体(2)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6),弧形支撑板(6)绕内圈体(3)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弧形支撑板(6)在内圈体(3)的周向两侧形成连接左卡圈(1)、右卡圈(5)的台阶部(8);所述内圈体(3)通过加强筋(9)与轴套(11)连接,轴套(11)与内圈体(3)同轴设置,且在轴套(11)位于加强筋(9)的两侧的位置处加工有与其径向相同的紧固孔(12),紧固孔(12)绕轴套(11)的中心轴线均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陶瓷砂轮,包括内圈体(3),在内圈体(3)的轴向外表面过盈配合有外圈体(2),外圈体(2)上粘接有磨削部(4),其特征在于:在磨削部(4)的两侧分别通过左卡圈(1)、右卡圈(5)与内圈体(3)连接;所述内圈体(3)在其与外圈体(2)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6),弧形支撑板(6)绕内圈体(3)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弧形支撑板(6)在内圈体(3)的周向两侧形成连接左卡圈(1)、右卡圈(5)的台阶部(8);所述内圈体(3)通过加强筋(9)与轴套(11)连接,轴套(11)与内圈体(3)同轴设置,且在轴套(11)位于加强筋(9)的两侧的位置处加工有与其径向相同的紧固孔(12),紧固孔(12)绕轴套(11)的中心轴线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陶瓷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3)周向上的弧形支撑板(6)之间留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第一砂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