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97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该基因从杨梅果实中分离获得,所述基因为MrUGT78D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克隆并验证了杨梅黄酮醇3‑O‑半乳糖苷合成相关的MrUGT78D2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重组质粒,实现MrUGT78D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提供转基因工程菌和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体外,重组蛋白可以高效地将槲皮素转化成槲皮素3‑O‑半乳糖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生物合成大量植物黄酮醇糖苷,应用于提高植物黄酮醇含量和组分改良的基因工程中,并为实现黄酮醇糖苷类物质商品化生产提供代谢工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领域,涉及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是一种参与杨梅黄酮醇3-O-半乳糖苷生物合成的转移酶MrUGT78D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技术介绍
黄酮醇是类黄酮化合物的一类,通常以糖苷衍生物形式存在于植物液泡中。黄酮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调控生长素转运、促进侧根形成、影响花粉发育、抗紫外线等。近些年,植物黄酮醇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消炎等医药学活性被大量报道,黄酮醇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引发大量关注。杨梅(Morellarubra)属于我国特色水果,富含黄酮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医药学活性。杨梅中的黄酮醇主要有杨梅素、槲皮素及其糖苷化合物,包括杨梅素3-O-鼠李糖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等。其中槲皮素3-O-半乳糖苷具有抗炎、降压、降糖以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理活性。黄酮醇糖基化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在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EC2.4.x.y)的催化下,将活化的糖供体分子转移到受体分子上。糖基化可以改变黄酮醇化合物的亲水性,增加其溶解度和化学稳定性,影响其生物活性,有助于其在细胞内和生物体内的储存和转运等。杨梅果实中含有大量黄酮醇糖苷,是决定杨梅生物学活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鉴别出杨梅黄酮醇糖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阐明杨梅黄酮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也可用于其他植物基于分子育种、基因工程技术的品种改良工作,应用于代谢工程工业化生产黄酮醇糖苷,对提高食物中的黄酮醇含量,增加食物的保健功能,提高药品产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所述基因为MrUGT78D2,所述MrUGT78D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NO.1所示,编码序列全长为1410个核苷酸,其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可编码一个含469个氨基酸的蛋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MrUGT78D2基因,是从杨梅果实中分离获得,为一种尿苷二磷酸半乳糖依赖的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MrUGT78D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合成黄酮醇3-O-半乳糖苷中的应用。将上述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MrUGT78D2基因连接到pET-32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ET-32a(+)-MrUGT78D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ET-32a(+)-MrUGT78D2,得到MrUGT78D2重组蛋白,可利用UDP-半乳糖苷作为糖供体将黄酮醇转化成黄酮醇3-O-半乳糖苷。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MrUGT78D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首次克隆并验证了杨梅黄酮醇3-O-半乳糖苷生物合成相关糖基转移酶MrUGT78D2基因的功能,在体外,MrUGT78D2重组蛋白可以高效地将槲皮素转化成槲皮素3-O-半乳糖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MrUGT78D2基因的重组质粒和转基因工程菌,为通过代谢工程方法大量合成黄酮醇3-O-半乳糖苷提供靶基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大量合成黄酮醇3-O-半乳糖苷的途径,进一步开展黄酮醇糖苷生物合成调控研究奠定基础。附图说明图1:杨梅果实发育阶段过程中槲皮素3-O-半乳糖苷含量变化。图2:杨梅MrUGT78D2蛋白与其他植物UGT系统发育树分析。AtUGT78D1(AAF19756),AtUGT78D2(CAC01718),VvGT1(AAB81683),VvGT5(AB499074),VvGT6(AB499075),FaGT1(AAU09442),Ph3GT(BAA89008),Perilla3GT(BAA19659),PhF3GalT(AAD55985),CsUGT78A14(ALO19888),CsUGT78A15(KP682361),PpUGT78B(ONI25885),Iris5GT(BAD06874),Gt5GT7(BAG32255),Perilla5GT(AB013596),Verbena5GT(AB013598),Ph5GT(AB027455),Torenia5GT(AB076698),AtUGT89C1(AAM13132),AtUGT73B1(AEE86330),AtUGT73C6(AEC09298),SbUBGT(BAA83484),LeABRT2(LC131336),LeABRT4(LC131337),Petunia3RT(CAA50376),Cs16RhaT(ABA18631),GmF3G6Rt(BAN91401),Ip3GGT(BAD95881),AtUGT79B1(AED96443),AtUGT79B6(AED96438).图3:MrUGT78D2氨基酸序列SEQ:NO.2比对结果;VvGT6(AB499075),PhF3GalT(AAD55985),CsUGT78A15(KP682361)。图4:杨梅MrUGT78D2重组蛋白SEQ:NO.2的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图。图5:重组蛋白MrUGT78D2对槲皮素体外酶活性分析HPLC图谱。图6: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MrUGT78D2催化模式图;以UDP-半乳糖为糖供体,槲皮素为糖受体,经MrUGT78D2催化生成槲皮素3-O-半乳糖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材料1、杨梅品种:以‘荸荠’杨梅果实为材料,设置三个生物学重复,每个重复4-6个果实,取果实果肉组织,迅速用液氮冻透,放至-80℃冰箱中保存。2、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表达宿主菌株:购于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3、pET-32a(+)载体:购于长沙优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槲皮素3-O-半乳糖苷标准品:购于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使用时用甲醇溶液溶解。5、UDP-半乳糖溶液:购于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配置10mg/mL的UDP-半乳糖溶液。称取10mgUDP-半乳糖,融于超纯水,定容至1mL,-20℃保存。6、氨苄青霉素母液(Amp+,500mM):称取9.3mg氨苄青霉素钠Amp,溶于50mL灭菌超纯水,过滤除菌,分装小管,-20℃保存。7、500mM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MrUGT78D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NO.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MrUGT78D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NO.1所示。


2.一种黄酮醇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MrUGT78D2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鲜任传宏赵志康解林峰邢梦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