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及具有该上钉机构的拉钉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82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钉枪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包括上钉组件和进钉固定组件,所述上钉组件包括摇臂座、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上夹钉头、与上夹钉头连通的进钉管以及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下夹钉头,所述进钉固定组件包括胶管固定件,所述胶管固定件位于进钉管的进料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胶管固定件将塑胶管固定在接近进钉管的进料端的一侧,使得上夹钉头在转动时,不会受到塑胶管的牵制而受阻,从而解决了传统拉钉枪的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由于受塑胶管的影响而导致夹钉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上钉机构的拉钉枪,在上钉机构的作用下,以提高拉钉枪的上钉稳定性,进而使得拉钉枪的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及具有该上钉机构的拉钉枪
本技术涉及拉钉枪
,尤其是指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及具有该上钉机构的拉钉枪。
技术介绍
拉钉枪又叫铆钉枪,是对铆钉进行拉铆的一种工具。拉钉枪在操作时,首先需要通过上夹钉头和下夹钉头的闭合,进行铆钉的夹持,然后才能拉铆,最后进行铆钉的释放。现有的拉钉枪,其上夹钉头上设置有进钉管,然后外界的塑胶管直接插到进钉管上,外界的供钉装置将铆钉通过塑胶管输送至进钉管,而铆钉在进钉管的导向下移动至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之间进行夹持。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夹钉头和下夹钉头都是靠弹簧相互拉住;当塑胶管较大或者材质较硬时,在上夹钉头转动时其进钉管会被塑胶管拉扯着而受到一定的阻力,而此时弹簧则会受到较大的阻力或者弹簧弹力不够,进而会阻碍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的转动(即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的张开和闭合),从而导致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的夹钉不稳定,最终导致拉钉枪的工作稳定性差。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拉钉枪上钉机构,其能够让进钉管不与外界塑胶管直接连接也能将铆钉输送至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之间,由此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夹钉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上钉机构的拉钉枪,其能够实现上夹钉头的转动不受塑胶管影响,从而提高夹钉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包括上钉组件和进钉固定组件,所述上钉组件包括摇臂座、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上夹钉头、与上夹钉头连通的进钉管以及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下夹钉头,所述进钉固定组件包括胶管固定件,所述胶管固定件位于进钉管的进料端的一侧。其中的,所述胶管固定件内设置有进钉孔;当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合拢时,所述进钉管的进料端与进钉孔的出料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钉管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胶管固定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均与上夹钉头的转动轴线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拉钉枪,其包括前面所述的拉钉枪上钉机构,还包括枪体、设置于枪体上的枪嘴以及设置于枪体上的上钉驱动机构,所述上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夹钉头和下夹钉头靠近或远离枪嘴及用于驱动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彼此张开或者闭合。其中的,所述上钉驱动机构包括与枪体连接的驱动固定座、与驱动固定座连接的顶开件、与驱动固定座滑动连接的滑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滑动件沿着枪嘴的轴向移动的移动驱动装置,所述摇臂座与滑动件连接;所述顶开件用于将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抵触并迫使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彼此张开;所述上钉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摇臂座上并用于驱动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彼此闭合的复位件。进一步的,所述上钉组件还包括上摇臂和下摇臂,所述上摇臂的一端与摇臂座转动连接,上摇臂的另一端与上夹钉头连接;所述下摇臂的一端与摇臂座转动连接,上摇臂的另一端与下夹钉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钉固定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胶管固定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通过胶管固定件将塑胶管固定在接近进钉管的进料端的一侧,其塑胶管与进钉管之间的间距不影响铆钉的输送,进而使得进钉管不与塑胶管连接便可实现铆钉的输送,使得上夹钉头在转动时,不会受到塑胶管的牵制而受阻,由此以解决了传统拉钉枪的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由于受塑胶管的影响而导致夹钉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在成本较低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提高拉钉枪的夹钉稳定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上钉机构的拉钉枪,在上钉机构的作用下,以提高拉钉枪的上钉稳定性,进而使得拉钉枪的工作更加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拉钉枪上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拉钉枪上钉机构的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拉钉枪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拉钉枪的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钉组件、进钉固定组件与上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钉组件;2、进钉固定组件;3、枪体;4、上钉驱动机构;101、第一斜面;102、第二斜面;11、摇臂座;12、上夹钉头;121、进钉管;13、下夹钉头;14、上摇臂;15、下摇臂;21、胶管固定件;22、连接座;31、枪嘴;41、驱动固定座;42、顶开件;43、滑动件;44、移动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包括上钉组件1和进钉固定组件2,所述上钉组件1包括摇臂座11、转动设置于摇臂座11的上夹钉头12、与上夹钉头12连通的进钉管121以及转动设置于摇臂座11的下夹钉头13,所述进钉固定组件2包括胶管固定件21,所述胶管固定件21位于进钉管121的进料端的一侧。在实际应用中,胶管固定件21用于将塑胶管固定在进钉管121的一侧并让塑胶管接近于进钉管121(即进钉管121与塑胶管非直接连接的),并且使得塑胶管的出料口与进钉管121的进料端对齐,从而让塑胶管所输出的铆钉能够稳定地进入进钉管121;当上夹钉头12和下夹钉头13将铆钉拉到拉钉枪的枪嘴31时,此时上夹钉头12与下夹钉头13彼此转动张开,上夹钉头12向上转动时便带动进钉管121向上转动,由于进钉管121并不与塑胶管连接,由此使得上夹钉头12的转动并不会受到塑胶管的拉动而受阻,从而使得上夹钉头12和下夹钉头13能够实现稳定地张开或闭合。本实施例中,通过胶管固定件21将塑胶管固定在接近进钉管121的进料端的一侧,其塑胶管与进钉管121之间的间距不影响铆钉的输送,进而使得进钉管121不与塑胶管连接便可实现铆钉的输送,使得上夹钉头12在转动时,不会受到塑胶管的牵制而受阻,由此以解决了传统拉钉枪的上夹钉头12与下夹钉头13由于受塑胶管的影响而导致夹钉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在成本较低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提高拉钉枪的夹钉稳定性。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胶管固定件21可以采用夹持结构将塑胶管夹持固定在进钉管121的一侧,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将塑胶管固定在进钉管12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管固定件21内设置有进钉孔;当上夹钉头12与下夹钉头13合拢时,所述进钉管121的进料端与进钉孔的出料端连通。具体地,所述进钉管121与进钉孔同轴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外界的塑胶管可以套接在胶管固定件21外,也可以直接插进进钉孔内与胶管固定件21连接。当上夹钉头12与下夹钉头13合拢时,所述进钉管121的进料端与进钉孔的出料端连通,以使塑胶管所输送的铆钉能够在进钉孔的导向作用下稳定地进入进钉管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钉组件和进钉固定组件,所述上钉组件包括摇臂座、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上夹钉头、与上夹钉头连通的进钉管以及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下夹钉头,所述进钉固定组件包括胶管固定件,所述胶管固定件位于进钉管的进料端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钉组件和进钉固定组件,所述上钉组件包括摇臂座、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上夹钉头、与上夹钉头连通的进钉管以及转动设置于摇臂座的下夹钉头,所述进钉固定组件包括胶管固定件,所述胶管固定件位于进钉管的进料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固定件内设置有进钉孔;当上夹钉头与下夹钉头合拢时,所述进钉管的进料端与进钉孔的出料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钉枪上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钉管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胶管固定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均与上夹钉头的转动轴线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


4.一种拉钉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拉钉枪上钉机构,还包括枪体、设置于枪体上的枪嘴以及设置于枪体上的上钉驱动机构,所述上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夹钉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廷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迅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