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80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35‑45份、石墨烯纤维10‑20份、氮化硼纳米片5‑8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0.5‑1.5份、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1‑2份、引发剂0.06‑0.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佳,重量轻,性价比高,成型加工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组装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电子设备正日益成为由高密度组装、微组装所形成的高度集成系统。笔记本电脑作为一种小型、可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正是这类高度集成系统的典型代表。笔记本电脑尺寸小,重量轻,整体性能和功能要求高,部件多,运行频率大,特别是目前随着笔记本电脑中央处理器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其功耗明显增加,同时系统各元件的功耗都随之增加,散热需求随之凸显,给系统散热设计带来较大难度,系统散热设计面临很大的挑战。散热模组是笔记本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用于散热的模组单元,该模组单元在散热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材质把热量由元件传递至热管,然后通过散热鳍片组和离心风扇间的空气对流将热量散失。因此散热鳍片组与吸收热量块的材质成为散热模组设计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传统的笔记本散热模组用材料通常为铝或铜,然而,这两种材料或多或少存在着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相对较差,质量较重,性价比有待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日益匮乏的缺陷。可见,寻求新型笔记本散热模组用材料势在必行。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0910301626.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发热元件散热用的碳纳米材料散热模组,它包括与笔记本电脑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传热模块,其由碳纳米材料制成;至少一支热管;散热鳍片组件,其由碳纳米材料制成,并设于热管的冷凝端;散热风扇,它与散热鳍片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热管分别与所述的传热模块及散热鳍片组件紧密结合,所述散热鳍片组件设于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处。该专利技术的碳纳米材料散热模组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廉,重量轻,耐腐蚀,散热效率高等特点。然而,其中使用的碳纳米材料是由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0%~99%的石墨粉基体材料与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0%的具有高导热性的纳米材料混合而成,所述纳米材料是粒度为10~500纳米的纳米碳化硅粉末、纳米硅粉末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然而,这些纳米材料与石墨粉之间的相容性,制成的产品防水性、散热效果和耐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本领域仍然需要一种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佳,重量轻,性价比高,成型加工性能好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叙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佳,重量轻,性价比高,成型加工性能好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35-45份、石墨烯纤维10-20份、氮化硼纳米片5-8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0.5-1.5份、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1-2份、引发剂0.06-0.08份。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配制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和引发剂的有机溶剂分散液;ii)将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石墨烯纤维、氮化硼纳米片按重量配比加入经过步骤i)制成的所述有机溶剂分散液中,经过搅拌后离心收集,得到初产品;ⅲ)将经过步骤ii)制成的初产品进行模压成型,紫外光固化,得到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35-45份、石墨烯纤维10-20份、氮化硼纳米片5-8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0.5-1.5份、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1-2份、引发剂0.06-0.08份。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发剂为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可由市场上购得,或者采用例如CN102276836B(该文以引用的方式插入本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1公开的方法制得。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氮化硼纳米片的片径为300-500nm,片径厚度为5-10nm。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纤维的直径为300-500nm,长径比为(12-16):1。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可由市场上购得,或者采用例如CN201510319344.3(该文以引用的方式插入本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配制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和引发剂的有机溶剂分散液;适合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机溶剂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其能与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和引发剂形成有机溶剂分散液并且得到的分散液可有利地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或其混合物。用于配制有机溶剂分散液的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例如,可以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和引发剂按重量配比加入有机溶剂中或者将有机溶剂加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和引发剂按重量配比混合而成的分散质中混合后得到有机溶剂分散液。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机溶剂分散液的浓度无特别的限制,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分散质、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5)。ii)将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石墨烯纤维、氮化硼纳米片按重量配比加入经过步骤i)制成的所述有机溶剂分散液中,经过搅拌均匀后离心收集,得到初产品;适用的离心收集的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ⅲ)将经过步骤ii)制成的初产品进行模压成型,紫外光固化,得到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产品。适用的模压成型的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例如可以是采用热压法,将初产品置于模具之中,加热到250~320℃,在压力为90~130MPa下保持20~80min。适用的紫外光固化的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的方法是置于波长为200-260nm的紫外光下停留30-40分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无需复杂的组分合成过程,操作简单易控,首先配置有机溶剂分散液,再向其中加入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石墨烯纤维、氮化硼纳米片;有效避免了这些导热无机组分发生团聚,使得分散均匀,能更好地发挥各组分的协效,使得制成的产品导热性能佳。(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模压成型和紫外光固化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35-45份、石墨烯纤维10-20份、氮化硼纳米片5-8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0.5-1.5份、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1-2份、引发剂0.06-0.0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35-45份、石墨烯纤维10-20份、氮化硼纳米片5-8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0.5-1.5份、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1-2份、引发剂0.06-0.0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纳米片的片径为300-500nm,片径厚度为5-1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纤维的直径为300-500nm,长径比为(12-16):1。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分散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所述分散质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超支化聚硅氧烷和引发剂按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波朱艳芳徐云荣晓鹏曹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舒城县东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