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然而,现有的混凝土性能一般,现有的混凝土不具备抗裂抗冲击性等性能,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制备装置的物料不方便均匀添加,使得制备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快速生产。因此提出一种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320-360份、粉煤灰45-80份、绿坡缕石20-40份、再生粗骨料700-900份、锰渣粉22-44份、减水剂3-4份、水100-120份、聚丙烯酸酯10-20份、改性二氧化硅20-30份、葡萄糖酸钠0.05-0.1份、三乙醇胺10-15份、三氧化二硼2.3-12份和纳米碳纤维23.5-3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320-360份、粉煤灰45-80份、绿坡缕石20-40份、再生粗骨料700-900份、锰渣粉22-44份、减水剂3-4份、水100-120份、聚丙烯酸酯10-20份、改性二氧化硅20-30份、葡萄糖酸钠0.05-0.1份、三乙醇胺10-15份、三氧化二硼2.3-12份和纳米碳纤维23.5-33.5份。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聚丙烯酸酯、改性二氧化硅、葡萄糖酸钠、三乙醇胺、三氧化二硼和纳米碳纤维按比例混合后,进行熔融处理再拉伸,得到改性纳米碳纤维;
步骤二、将水泥、粉煤灰、绿坡缕石、再生粗骨料和锰渣粉至于制备装置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步骤三、将改性纳米碳纤维加入到制备装置中进行继续搅拌,再将减水剂和适量的水均匀加入后再进行搅拌处理,直至均匀,得到改性混凝土。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抗裂抗冲击改性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盖板(2)、观察窗(3)、控制阀(7)和下料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窗(3),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8),所述下料管(8)固定安装有控制阀(7);
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顶部连接有均匀搅拌的搅拌结构(5),所述搅拌结构(5)包括驱动电机(501)、第二锥齿轮(502)、第二锥齿轮(503)、支撑轴承(504)、转轴(505)、L形刮板(506)和横搅拌板(507),所述支撑轴承(504)固定安装在盖板(2)的顶部直孔内,所述支撑轴承(504)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505),所述转轴(5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3),所述转轴(5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的横搅拌板(507),所述横搅拌板(50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L形刮板(506),所述L形刮板(506)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2),所述第二锥齿轮(502)的底板与第二锥齿轮(503)啮合连接;
所述转轴(505)连接有用于均匀喷洒的均匀喷液结构(4),所述均匀喷液结构(4)包括进液管(401)、料箱(402)、喷头(403)、横管(404)、进液孔(405)、密封轴承(406)、直孔(407)和出液孔(408),所述进液管(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料箱(402),所述料箱(402)的顶部与盖板(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料箱(402)的底部中端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406),所述密封轴承(406)的内环内壁与转轴(50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直孔(407)固定安装在转轴(505)的上端,所述直孔(407)上下端开设有进液孔(405)和出液孔(408),所述进液孔(405)设置在料箱(402)内,所述转轴(505)在出液孔(408)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横管(404),所述横管(404)的外壁均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